今年是脫貧攻堅進入決勝的關鍵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4月主持召開的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強調,要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強化產業扶貧,組織消費扶貧,加大培訓力度,促進轉移就業,讓貧困群眾有穩定的工作崗位。
產業發展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建立脫貧長效機制的主要手段。在今后一個時期,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對貧困地區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發展方向。
連日來,我們在西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調研時發現,目前,貧困地區在產業發展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脫貧攻堅后半程扶貧成果的鞏固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扶貧產業難在“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關鍵
我們注意到,為了使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各地都千方百計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確保“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但如何發展好扶貧產業?不少地方都面臨著挑戰。我們調研發現,由于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短,在產業項目選擇上往往偏向于短平快的項目。在西部某偏遠地區,地方政府按照“一畦菜、一片園、一群禽、一架葡萄”的發展模式,所發展的產業“小、散、弱”,生產的農產品進入市場競爭力不足。這種按照“貧困線”標準設計的產業,難以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有效產業。
貧困地區在地理、氣候等自然稟賦的相似性,導致了相鄰地區產業資源的同質化。西部某省基層扶貧干部告訴我們,當地*初規劃發展菜花產業,但隨著周邊地區紛紛效仿,菜花價格大幅下降,一度降到5分錢一斤。加上地處偏遠,運輸成本高,沒人愿意上門收購。另一個地區的扶貧干部坦言,為了避免走產業同質化路子,很多偏遠地區選擇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產業,本身發展成本高,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市場對接,*終只能依靠幫扶單位員工出高價“消費扶貧”。
在調研中,也不乏有可借鑒的產業扶貧經驗。素有中國核桃之鄉美譽的新疆葉城縣,近年來將優勢核桃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按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戶”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將“小農戶”有效對接“大市場”,實現了核桃從青皮到殼到果仁全利用,農戶既可以通過種植核桃實現增收,又可以就近到扶貧工廠就業,拓寬了農戶增收和就業渠道。葉城縣委副書記梁擁軍介紹,葉城縣通過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全縣核桃面積達到58萬畝,產值15億元,核桃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41%,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地方政府要用“動態的眼光”理性客觀地審視,在更大范圍內用發展的眼光確定“主導產業”。下一步的產業扶貧,要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對已有產業進行轉型升級,以全產業鏈的視角培育縣(區)域主導產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發揮三產融合的乘數效應,拓寬貧困戶增收和就業渠道。
扶貧產業缺乏“主體”需要“扶上馬再送一程”
西部某深度貧困縣的扶貧干部說,產業扶貧難,就難在缺“主體”。這位干部所在的貧困村依托山林資源,將香菇作為當地脫貧主導產業,幫扶單位通過項目資金修建了121個香菇大棚。我們看到,一排排大棚已經初具規模,還有一些大棚在建設之中。但是問起這種需要技術含量的產業,這么大的規模是由誰帶動時,被告知之前的業主由于經營不善撤走了,新業主正在洽談之中。
在中部某貧困縣,當地有一家養牛企業,前些年經營狀況不錯,被評為養殖企業的“龍頭”。近兩年由于市場和自身經營問題,效益下滑很快,養殖場里不少牛欄處于空置狀態。但在當地的產業扶貧規劃中,這家企業要負責帶動10戶貧困戶通過養牛脫貧。企業負責人很無奈,感嘆“真是怕帶不動啊!”
在政府的強力推進和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得益于各個幫扶單位和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全力扶持,各種依托地方特色資源而形成的扶貧產業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在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這些特色產業已初具雛形,然而,很多地區的產業距離“自力更生”尚有不小的差距。
西部某貧困地區基層扶貧干部告訴我們,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大部分有知識的、有文化的能人、青年都在外邊或創業或就業,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群眾。目前,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農村紛紛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成立合作社帶動扶貧產業發展。可是,由于農村集體經濟負責人本身缺乏致富的能力,帶動群眾發展產業就更難了。他所在的地區發展養雞產業,由于缺乏相關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養殖成本高,即使有幫扶企業高于市場價訂單收購(企業收購價為15元/斤,周邊地區*的才12元/斤),仍然入不敷出,難以形成造血能力。
筆者注意到,很多地方已經在探索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打造一支“持久”的工作隊,但對于如何進一步幫扶產業尚沒有明確的規劃和思路。在現階段,地方政府應從制度、體制和機制進行深層次培育,而不應該是停留在表面,花拳繡腿地去搞模式。要統籌謀劃產業發展,爭取將更多產業環節前置到鄉村;制定更科學的產業政策,對經營主體給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吸引有帶動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返鄉創業,培育一批產業致富帶頭人,充實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從而為鄉村的全面振興奠定經濟基礎。
扶貧產業難在“帶動”構建多元化長效增收機制
目前,對于西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來說,如何進一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是決勝脫貧的關鍵。對此,長期工作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西部某省扶貧干部建議,要在增加農民土地收入上做文章。由于缺乏有效的產業帶動,很多貧困地區的群眾都外出務工了,土地撂荒,農民拿著金飯碗卻換不來收入。相應地,由于信息不對稱,很多經營主體找不到合適的土地發展產業,土地資源有待盤活。
“有些地方搞得好的,把土地流轉出去,一畝地有800-1000元的收入,貧困戶通過進園務工、入股資金分紅獲得收入,還在產業發展中培養了更多技能。我們這兒的一個村,以每畝地1000多元流轉給一個企業種植獼猴桃,村集體給農民每畝800元流轉費,余下的錢用于村莊公益事業。農民在園區打工,每個月可以收入2000余元,還掌握了獼猴桃的管理技術。”該干部說。
在現階段推動扶貧產業發展,要構建多元化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帶動廣大農民群眾持續增收。我們在甘肅省廣河縣調研中了解到,該地區結合縣情實際,把發展旱作農業作為培育普惠群眾的基礎性增收產業;旱作農業實現群覆蓋后,通過大力推廣糧改飼,進一步提升群眾增收空間;有了豐富的優質飼草資源,又做大做強牛羊產業,農民群眾得以均衡發展穩定增收。廣河縣圍繞產業提質增效,著力提高產業扶貧規模化、組織化程度,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帶貧減貧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份紅”的利益聯結機制,走出了一條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農業產業扶貧路子,達到了“富民”和“強縣”的雙重效果。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如何調動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也成為愈加重要的工作。山東壽光一位長期在西部支持產業發展的技術人員告訴我們,政府為貧困群眾建起了種植大棚,聘請了技術人員,但是很多貧困戶的積極性并不高,即使進入大棚也是懶散應付混工資,存在“怕辛苦”“等靠要”等情形。
對于此類具有產業發展能力但缺少發展內生動力的少數典型,很多地方通過在村里建立道德評議機制來進行相應的約束和懲戒。陜西的一些地區建立了“紅黑榜”“紅榜”晾曬季度變化*貧困戶、脫貧明星等典型事跡;“黑榜”曝光思想轉變不大、脫貧成效不明顯的個別群眾,以鞭策和激勵脫困戶早日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