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鄉村醫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和難忘“故事”。偏遠的鄉村、樸實的鄉親、簡陋的條件,注定了鄉村醫生與眾不同的擔當與責任,也映襯出了鄉村醫生的情懷與境界。如果走近他們,就可以感覺到一種“溫暖”,這種“溫暖”讓你感覺安全、安心。因為你知道,鄉村醫生是你*可信賴的依靠。在河西務鎮龔莊村就有這樣一位鄉醫,她叫張維利。
初心不改接重任
今年44歲的張維利,1996年從武清衛校畢業,取得行醫資格證后,便成為河西務鎮孝利村(其娘家)的鄉村醫生。1997年她嫁到龔莊村,又成了這里的鄉村醫生。因為她熱愛自己的專業,在她看來,能為鄉親們解除病痛,既是她人生價值的體現,也是一種幸福。所以,多年來,區里組織的鄉醫考試等正規化考試她都積極參加。“作為鄉醫我要對得起我的患者,取得資格證才行醫是我的底線。”張維利告訴記者。
龔莊村之前有一位行醫多年的鄉醫,深得村民信服,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總是*時間去找他。后來,鄉親們得知張維利專科畢業,心熱人好,而且原來的鄉村醫生上了年紀,身體不舒服時,便找張維利瞧瞧。張維利所做的一切,老鄉醫看在眼里,非常欣慰,他知道自己年歲大了,便把鄉醫的擔子交給了張維利。從此,張維利把全村鄉親們的健康放在心上。為更好地為鄉親們服務,她利用休息時間整理了全村村民的聯絡簿;為了能夠充分掌握全村村民身體健康情況,每次村民體檢的結果她都記錄在冊。“現在河西務醫院有一個系統叫健康檔案。有了這個系統,錄入快,查找方便,內容全面、詳實,村民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希望我的冊子能起到系統建成前的補充作用,為基層健康管理工作盡微薄之力。”張維利說。
從成為醫生開始,張維利就全心全意愛著自己的職業,并在心里默默發誓要把自己*喜歡的職業變成自己事業,并為之奮斗終生。她認為,醫者仁心,醫生必須把患者當成親人一樣關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實實在在為村民
為了不打擾張維利的正常工作,采訪在中午進行。雖然是休息時間,依然有人找張維利量血壓、取藥。這種狀況在張維利的生活中再平常不過。談及張維利,來量血壓的李大娘打開了話匣子: “不論維利在吃飯、還是在睡覺,只要有人找上門來,不管多累她都會毫無怨言地為我們服務。”
在龔莊村行醫22年,張維利經常在休息時間出診看病,但她從來沒要過出診費,還經常主動到行動不便的人家中為他們量血壓、測血糖。村民張輝的婆婆頭幾年得了半身不遂,行動不便,張維利了解到情況后主動上門為老人進行血壓、血糖的檢測。“張大夫性格直爽,熱心腸,沒有功利心,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她。她的電話全年開機,不管多晚,只要有需要,一個電話就能找到她。”張輝感慨道,“大家十分信任她,就連身體檢查都希望她陪著去,她在身邊,我們感覺心里踏實。”張維利說:“鄉里鄉親的,我這么做是應該的,老百姓看病不容易,我一定要給鄉親們當好顧問。”
正是因為這份信任,許多病人一進門就像老朋友見面一樣與張維利打招呼,甚至有的患者從村中搬走,仍回來找她看病。村民們都說,張維利看病實在,不圖掙錢,把病人擺在*位,她就是大家心中*美的鄉村醫生。
隨著基層醫療工作不斷細化,鄉醫的工作也逐漸增多,例如簽約家庭醫生、培養健康明白人。為了做好這些工作,保證人人得到實惠,張維利趁著每天中午大家回家吃飯的時間走訪宣傳。趕不上吃飯,就泡一袋方便面對付一下。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為了讓兒媳能吃上熱乎飯,她每餐都提前盛出一部分,放在保溫飯盒里留好。提起家人,張維利嘆了口氣,她說,一家人為了支持她的工作付出了太多。當眼角閃過一些淚花時,張維利擺擺手沒有繼續說。
基層醫療規范化
多年在基層,張維利發現村里心腦血管患病率高,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低。她積極向鎮醫院反映,通過鎮醫院請專家到村里為村民們找病因。
經過專家的篩查發現,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村民大部分血壓、血糖偏高,飲食習慣也不健康。合理膳食,定期的測量血壓、血糖對減少和控制疾病的產生與發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實,龔莊村每年都有免費體檢活動,但是之前大家積極性都不高。“以前為了讓大家參加免費體檢活動,我曾挨家挨戶走訪,給他們講解體檢的好處,但有些人觀念比較陳舊,覺得體檢是沒病找病。為此,我沒少碰壁。”張維利笑著說,“經過專家的講解和大家的親身體驗,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體檢的好處,愿意體檢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針對發病年齡偏低的問題,鎮醫院還幫我們爭取,放寬了體檢年齡呢!希望通過這些努力實現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早預防早治療。”
采訪中,記者跟隨張維利來到了河西務鎮醫院,了解村民健康檔案的具體情況。在介紹完健康檔案后,鎮醫院的醫生說:“張大夫做了許多工作,比如參與家庭簽約醫生的建設,培養健康明白人等,每一項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一方面能讓鎮醫院更加詳細了解居民的健康情況,便于提供更*、及時的服務。更深層次來講,像張大夫這樣的鄉醫是打通醫療服務*后一公里,是建設新時期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力量。”
張維利告訴記者,她從事鄉醫工作這么多年,親眼見證了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基層群眾看病在醫療水平、資源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如何讓村民充分享受到國家相關的醫療政策是她*關注的事。
20余年如一日,張維利用她的行動詮釋著鄉醫的使命與擔當。她表示,未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她都不會放棄行醫,因為她熱愛這個職業,希望能通過自身為新時期基層醫療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