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楊景德頭*站在大舞臺上,身披印有“金銀花種植大戶”的緞帶,面向數百名干部群眾,用并不標準甚至有點生硬的普通話分享自己“種下金銀花、手把金銀抓”的故事。
楊景德是甘肅省通渭縣李家店鄉祁咀村村民。幾畝黃土地,他刨了幾十年,也沒刨出個名堂,加上孩子還在讀大學,花錢的地方多,日子過得很不如意。直到今年,他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村干部推薦種金銀花,說收成好,效益高。”一開始,他沒有信心,甚至認為不靠譜,“以前是種玉米、小麥,改種金銀花,風險太大。”
在村干部的組織下,楊景德和老鄉們赴當地清涼沅金銀花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參觀學習。李家店鄉鄉長南紹禹介紹,這家企業不僅有金銀花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而且產業鏈條比較完整。
觀摩學習打消了楊景德的顧慮。他才知道金銀花在通渭已種植了一段時間。說干就干,去年,在政府和企業的扶持下,楊景德試種了4畝。“種植玉米、小麥勞動強度大,收入低,相比之下,金銀花的管護更輕松,只要適時鋤草和修剪就行,到了采花期,再忙一段時間,而且不影響外出務工。”楊景德說。
今年6月,楊景德和愛人開始采花。企業在村里設有鮮花收購點,現款現付,這極大地方便了他們現采現賣。這半個月他們采的100多公斤鮮花賣了2000多元,預計全部采完后,至少收入1.2萬元。打鐵趁熱,他又主動申請種了10畝金銀花。
在李家店鄉金銀花標準化栽植基地,記者看到,泛著青綠的金銀花隨著微風輕輕搖曳,散發出淡淡清香。采花手們正在田間忙碌地勞作著,一簇簇的金銀花承載著他們脫貧致富的希望。
通渭縣委常委徐斌科告訴記者,金銀花在全縣13個鄉鎮的種植面積達到了7萬畝,成為西北地區*的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基地,其中覆蓋貧困戶7.8萬人,戶均種植3畝以上,豐產后年收益1.5萬元以上。“金銀花的名字賦予了其高貴身價,種下金銀花,遍地生‘金銀’。”
當地還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帶動的模式,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一方面,引導企業就近設立鮮花收購站點,降低運輸成本,并以現金方式結算,另一方面,支持企業打造從種苗繁育、標準化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條,拓寬金銀花給種植戶搭建的‘致富路’。”徐斌科說。
李家店鄉李家店村村民汪秀芳和愛人長期在外務工,看到金銀花長勢喜人,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也心動了。汪秀芳將9畝多的土地流轉給了泰清園金銀花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拿到了*筆4550元的土地資源分紅款。
今年通渭還將擴大金銀花種植面積,計劃到明年,打造成總面積達10萬畝的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幫助更多群眾走上金銀花開“金銀”來的致富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