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峰區2.85萬畝油菜的機械化收割變成現實,全區120余臺油菜收割機滿負荷運行,有效保障油菜顆粒歸倉。
近日,筆者在西峰區彭原鎮上何村看到,聯合收割機在油菜地里來回穿梭,粉碎的秸稈均勻地撒在田間,干凈的油菜籽被收入糧倉。“機械收獲就是好,省時省錢,五畝菜籽,兩個小時就收完了。”村民王生科滿意地說。
在田間熟練操作的駕駛員楊貴平,既是彭原鎮貴平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又是一名農機操作手。“一臺收割機每天可收割油菜20畝左右,作業價格每畝100元,目前合作社的3臺收獲機已經開展作業400多畝,既幫助群眾完成了油菜收獲,又增加了合作社的經營收入。”他說。
西峰區農機推廣站站長張志軍介紹,油菜機械收獲,可*性完成收割、脫粒、清選和秸稈粉碎還田等工序,和傳統人工收獲相比,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減少了籽粒損失,還節省了支出。
據了解,油菜作為西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以前因生產機械化程度低,人工收獲存在勞動強度大、收獲時間長、所需勞力多、收獲成本高等問題。特別是隨著勞動力轉移,油菜收獲季節,農家勞動力不足問題非常突出,嚴重制約了該區油菜作物的發展,農民對油菜機械化收割有著強烈的需求。
針對這一現狀,自2015年起,西峰區選型引進適宜該區油菜生產的收獲機械,通過召開現場演示會、跟進開展技術指導等方式,大力推廣油菜機械化收獲技術。并在機具購置補貼中,對油菜收獲機械進行資金傾斜,主動引導群眾購買小麥——油菜兩用聯合收割機,為油菜收獲機的推廣應用起到了助推作用。目前,全區擁有油菜收獲機械120余臺,有效滿足了全區油菜收獲的需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