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普洱瀾滄:小茶葉托起大產業(圖)
普洱瀾滄:小茶葉托起大產業(圖)
農業網   時間:2019/6/26 15:29:00  來源:云南網  閱讀數:492

普洱茶

  “我們好像經歷了兩個世界,變化太大了。”走在古茶園中,云南普洱市芒景村村委會主任科哎華感慨頗多,“自然環境沒有變,但是生活完全改變了。看,這就是一棵三四百年的古茶樹。”他指著身后一棵三四米高的茶樹說,“我們這里的變化,就是因為它。”

  茶葉,給封閉了千年的景邁山帶來了財富,也帶動了瀾滄的發展。

  2018年1月,云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宗國英在普洱瀾滄調研時強調,要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

  茶,正是瀾滄縣發展打造的“一業”,全縣50萬人口至少有一半人的生計與這片小小的茶葉有關。

  瀾滄茶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當地是否能可持續發展,關系到當地百姓是否能真正實現可持續脫貧。

  改變從砍茶開始,從臺地茶到生態茶收入翻番

  對很多人來說,景邁山是伴隨著普洱茶的熱度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

  “2007年是普洱茶狂風暴雨的一年,原先我們雖然種茶,但是收入很少,2007年收入一下子提高了。”科哎華說,然而好景不長,經歷了2007年的高價,2008年普洱茶市場高臺跳水。

  瀾滄縣是普洱茶的主產區,對當地茶農的打擊可想而知。

  “市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我們自身茶產業散、弱、小、亂,不成規模,沒有標準。”瀾滄縣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刀永強說,2010年省政府下發《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茶產業發展的意見》,瀾滄縣決定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推進生態茶園建設工程,實行茶園轉型升級,樹立優質品牌。

  他介紹,瀾滄縣臺地茶屬于高產密植,當地政府將景邁山作為生態茶園試驗田。當地村民需要做的*件事,就是砍茶樹,而這幾乎遭到了所有村民的反對。

  芒景村上寨黨支部書記楊國光見證了這場“茶之變”。

  “我是負責做這項工作的,原先一溝茶田能種300多棵,按要求砍的話,就只能種80多棵,大家都問我,把茶樹砍了,怎么過生活?”楊國光說,當時不僅是村子里其他人反對,就連他的家人都反對,沒有辦法,他只好先從自家茶樹開始砍起。

  按照規定,每兩棵茶樹間距必須2米以上,但楊國光也下不了手,“很多茶樹都是父母輩甚至祖輩種下的,我看這棵長得好,那棵也長得好,根本舍不得。”*后他砍完茶樹,發現株距只有1.5米,“檢查的時候沒過關,只好又砍了一遍,結果變成3米的株距了。”

  雖然茶產量了但是茶樹長得更好了,品質也提升了,“原來一公斤1元錢,砍了茶之后,一公斤漲到十幾元。”楊國光說,三年后已不需要他再做工作,沒有砍茶樹的村民也會自己去砍了。

  誰用化肥農藥停電三年,真正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瀾滄縣森林覆蓋率達69.8%,幾乎還未進入景邁山,公路兩邊就是碧波翻涌,枝繁葉茂,進入景邁山更是每一口呼吸都是滿滿的負氧離子。

  而在過去,生態有優勢的地方,往往意味著經濟欠發達,山青水綠的潛臺詞則是偏遠落后。

  “我還有記憶,小時候我們是過著刀耕火種的部落日子,人們都沒有鞋子穿,也沒有人會說漢語。”4月16日上午,76歲的蘇國文坐在自家門口的椅子上看村民準備次日的山康茶祖節,這是布朗族的盛大節日。

  蘇國文說,解放后布朗族與其他民族一道脫離了原始社會,隨著改革開放,景邁山也發生了變化,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這里顯然還相當落后。

  “我記得很清楚,我讀初中的時候都是走4個小時的山路到惠民鄉去讀書,那個時候其實是有大巴車了,但是車路太不好走了,到鄉上要花10個小時。”科哎華說,美麗的大山讓他們與外界的聯系異常艱難,不要說去外面,就是到80公里外的瀾滄縣城,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輩子無法到達的遠方。

  科哎華說,曾經因為過度采茶和破壞環境,景邁山的生態環境遭受了威脅,“茶葉價好的時候,天不亮就起來采茶,只要茶出來了就采,一片葉子都不放過。”

  2011年,村里人還開始了用網捕鳥,“那一年太嚴重了,哎冷山上的茶葉幾乎全被蟲吃掉了。”茶產業在當地發展起來后,不少村民在種植臺地茶時都學會了使用化肥農藥。

  伴隨著生態茶園建設工程的開展,當地村規民約中增加了內容:堅決不許使用化肥農藥,一旦發現停電三年,且嚴禁捕鳥,6、7月的雨季也禁止采茶,給森林古樹以恢復。

  但是回報也是豐厚的,2005年以前當地幾乎都處于貧困狀態,而如今隨著茶產業的發展,景邁山的茶農全部脫貧,少至年入十萬,多至年入百萬,曾經貧困的村民們真正脫貧了。

  “外面的游客來我們這里,是因為覺得我們這里環境好,產的茶葉好,只要我們的綠水青山在,我們就真正保住了金山銀山。”科哎華說,如今村民們都有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意識。

  文化科技助力,未來茶產業大有空間

  2018年,瀾滄縣共有茶園面積38.4萬畝,其中:生態茶面積34.8萬畝,其中獲得有機認證4.5萬畝,古樹茶面積3.6萬畝。

  全年實現茶葉總產量2.92萬噸,畝產76公斤,畝產值4063元,實現一、二、三產總值29.9億元,產業覆蓋農戶6.3萬戶2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6萬戶9.3萬人,實現年人均收入7429元。

  小小茶葉,托起了瀾滄縣扶貧大產業,綠葉子真正變成了老百姓的金葉子。

  而對于當地來說,茶葉的價值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2007年,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以其自然資源優勢和顯著的保護利用民間文化遺產成效,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

  2010年,景邁山古茶園申遺工作啟動。

  2012年9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為全球重要農業遺產保護試點。

  2012年11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申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

  2013年5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年,普洱市被國際茶業委員會確認為“世界茶源”。

  如今,景邁山不再是單純的茶山了,客棧酒店紛紛建起。山上保存完好的翁基村寨,已成了吸引游人的旅游觀光點。

  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力打造世界*“綠色食品牌”,并將茶葉產業作為八大重點產業之一。

  借著這股“東風”,他們希望將大數據和區塊鏈引入到茶產業中。“如果我們有一項難以造假的茶葉溯源系統,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現實場景中,或許能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許多難以解決的痛點。”瀾滄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鐘習衛說,盡管瀾滄茶產業有所發展,但由于信息不對稱,標準不統一,以及自身和行業的信用缺失,無法及時獲得融資或知識產權保護。

  “我們希望,未來瀾滄的茶不僅僅是產品,還可以有其他衍生,變得更有價值。”鐘習衛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