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8月農業農村部在青海西寧召開農業援青對接活動,搭建省市和企業支援合作平臺以來,農業農村部和各省市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推進《農業部關于加快青海省藏區農牧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農業援青省市合作備忘錄》,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力地助推了青海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援青實現了“五個突破”,一是政策扶持實現新突破,將農業援青提升到援藏、援疆同等水平;二是資金投入實現新突破,在國家資金緊縮情況下,2018年中央財政投資52.28億元,比農業援青會議前2014年的37.31億元增加了14.97億元;三是幫助園區建設實現新突破,支持大通、互助、海晏、門源4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認定都蘭枸杞、澤庫牦牛兩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剛察縣綠色發展先行區;四是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實現新突破,“梅隴”“拉格日”等生態畜牧業發展模式成果應用推向全國草原牧區;五是科技人才支持實現新突破,農業援青活動以來,選派“博士服務團”專家3名,雙向掛職培訓干部20余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2500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44萬人。
據介紹,省市區合作交流實現了“五個提升”,一是交流合作成效有新提升,加快推進“輸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轉變,多層次、多形式合作交流新局面逐步形成;二是援助方式創新有新提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積極設立窗口,積極借助津洽會、浙洽會、農博會、西博會等支援方展會平臺,推動了青海特色優勢產品走出去;三是援青項目有新提升,2014年以來,有8大類81個項目,投入資金9.3億元,約占援青資金總量的20%;四是合作交流拓展上有新提升,德陽、彭州設施蔬菜“飛地”,每年可向青海市場供應新鮮蔬菜2萬噸,有效緩解了冬春蔬菜供需矛盾。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與甘肅、西藏等農口部門和高等院校交流合作,著力推進牦牛青稞等產業振興。五是科技人才交流上有新提升,各對口支援省市通過干部掛職、技術服務、人次培訓等方式,為青海農牧業發展注入先進要素,進一步優化了青海藏區農牧業專業技術人才結構。
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5年的農業援青,青海省農業發展向規模化、規范化、市場化轉變,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特色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脫貧攻堅穩步推進,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