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周口,收獲的喜悅寫在農人的臉上。
“您看這麥子,粒大、飽滿、色黃,好得很!今年我種的1200畝小麥,平均畝產1500斤,托管的7萬畝小麥,平均畝產1400斤。”6月23日,說起今年夏收,商水縣舒莊鄉種糧大戶杜衛遠臉上的笑容,像飽滿的麥子一樣燦爛。
不遠處,就是舒莊鄉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放眼望去,田塊方正、溝渠通暢、道路通達。田地里的秋莊稼拱土而出,穿過金色的麥茬,競相綻放綠意。
同是一方地,今昔大不同。在杜衛遠的記憶中,當年這塊地七零八碎,旱了不好澆、澇了排不出,全憑“望天收”。
這不只是舒莊鄉的難題。
周口一馬平川,沃野千里,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省*產糧大市。
有人做過一個形象的統計:全國小麥每25粒就有1粒來自周口,河南小麥每6粒就有1粒來自周口。
但全市中低產田比重大,農業基礎條件依然薄弱。把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牢牢扛在肩上,“藏糧于地”是基礎。2006年以來,周口市開始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向土地要效益。
針對耕地多而不整、生產和水利條件差的狀況,該市國土部門積極爭取上級政策立項支持,規劃了項目區,整修田間道路,平整深翻土地,對耕作層進行再培植,通電通水,形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為糧食高產穩產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全市已建設高標準農田350萬畝。隨著耕種、灌溉、交通等條件的改善,過去的“望天收”變成了高產穩產田,像杜衛遠這樣的種糧大戶大批涌現。
周口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又是崛起中的發展大市,怎么既保耕地“紅線”,又保經濟社會發展?
該市先后出臺一道道“硬杠杠”,層層簽訂責任書,將耕地保護責任夯實到位。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周口市耕地面積分別為1156.76萬畝、1158.64萬畝、1160.50萬畝,連續三年高于省定目標,且耕地保有量實現“三連增”。
隨著補充耕地后備資源不斷枯竭,建設用地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周口市在破解耕地占補平衡難題過程中,在劃足劃好*基本農田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健全了統籌規劃、統籌項目、統籌資金、統籌開發、統籌使用的“五統籌”制度,通過整合全市各方資源和資金,形成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局面,提高了補充耕地對經濟發展的保障能力。
該項制度建立以來,全市共實施補充耕地項目87個,投資達4.16億元,新增耕地6.38萬畝。
隨著人地矛盾日益尖銳,違法用地查處成了“老大難”。
“南頓馬旗駕校正在進磚準備下地基,請國土所迅速查處。”忙碌了一早上,項城市南頓國土所所長黃程遠剛剛回到所里,就看到視頻監控中心發來的信息。不到10分鐘,工作人員到達現場,迅速制止了該駕校準備進行的違法占地行為。
這是項城市打造的土地執法視頻監管平臺。通過為土地資源動態安上“千里眼”,對基本農田、可建設區域、批后監管區域等進行全天候監控,及時掌握土地資源狀況,使執法更加規范、高效。2018年,周口市共立案查處違法用地案件190多起,結合土地利用管理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復耕土地3000多畝。
萬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嚴格保護耕地,責任重大;節約集約用地,任務艱巨。我們要努力讓‘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觀念在周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周口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和有力保障!”周口市市長丁福浩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