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在“主要任務”第五部分“豐富村民議事協商形式”中,明確提出“健全村級議事協商制度”“創新協商議事形式和活動載體”“鼓勵農村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婦女議事等各類協商活動”。象山“村民說事”制度再次得到中央文件的肯定和推廣。
發端于象山縣西周鎮的“村民說事”制度,歷經10年探索實踐與深化提升,形成了以黨組織為核心引領,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為原則遵循,貫穿“說、議、辦、評”四大環節,集民意疏導、科學決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評估為一體的現代農村基層治理制度體系,成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樣本。
截至今年5月底,全縣累計收集“村民說事”各類議題6.9萬個,采納6.5萬個,采納率94.2%;協商確定村級重點項目11076項,開工建設10580項,開工率95.5%;處理農村“白條”2.15億元;群眾對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滿意度提高5.7個百分點、達到96.9%,三星級以上黨組織比例達91.6%;先后獲評省首批美麗鄉村示范縣、省首批“無違建縣”、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首批“省級信用縣”。
“村民說事”為推進新時代鄉村治理提供了“象山樣本”。繼去年“村民說事”獲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十佳創新獎”之后,今年6月9日,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我縣召開,“村民說事”入選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個首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中國人民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調研組認為:“深化提升村民說事制度,讓村民成為鄉村治理參與主體,是支撐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步邁進的重要基礎;象山探索構建的鄉村治理新體系,已經突破村莊治理的范圍,逐步向鄉域治理、縣域治理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我縣將村民說事與農村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相統籌、與“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相結合、與“一中心四平臺全科網格”相銜接、與鄉風文明建設相融合,相關經驗做法與“村民說事”一道被吸收進該《指導意見》。意見在論述“實施鄉風文明培育行動”“發揮道德模范引領作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加強農村法律服務供給”等主要任務時,均體現了“象山元素”。此外,我縣的“婚喪禮俗整治”被寫入主要任務第八部分。
象山“村民說事 ”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紛紛采訪報道。全國200多家兄弟縣(市區)單位來象山考察交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