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溧陽市大力實施“美意田園”行動,以特色田園鄉村、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重點,整合多方資源,探索多元機制,強化多項舉措,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到2020年,計劃建成10個左右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00多個美麗宜居鄉村,5個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筑組群,使新農村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讓農業產業煥發生機、文創文旅項目紛紛落地,全力打通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路徑。
實施“六項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實施交通干線沿線環境提升工程。以1號公路為干線,深入開展沿線沿路的環境提升和景觀設計,打造綠色、生態、自然廊道。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2019年,完成重點整治村49個,一般整治村87個,基礎整治村146個,全面推行以鎮為單位的一體化管養機制。實施農村河塘綜合整治工程。清理池塘周圍構筑物、岸坡垃圾,治理富營養化的惡性水生植物,穩固生態駁岸、增強鄰水空間等設施提升,整治河塘598座,補植綠化5萬平方米。實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重點推進埭頭鎮、昆侖街道全域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建設試點,有序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資源化利用。實施生態公墓建設和散墳整治工程。遷移8100多個散墳,因地制宜對規劃保留的公墓進行生態化改造建設,努力塑造視覺清朗的空間環境。實施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工程。新增一批具有特色觀景臺、驛站、汽車營地等配套設施,建設集鎮管網100公里、檢查井2000座、提升泵站5座、4座污水廠,形成一體化區域治污工程。
探索“三項機制”,穩步推進農村改革。探索試行宅基地統籌機制。進一步明確宅基地享受條件和標準,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退出機制,商討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理辦法等,制訂撤并村莊農房改建新建、規劃發展村村莊建房風格等政策。土地整理有效利用機制。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下鄉創業。結合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因地而異、因農業產業而異,持續推動各種類型的生態型土地整治項目,打造具有溧陽特色的土地綜合整治示范區。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機制。深化農村產權改革,引導農民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探索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開展以土地經營權為主抵押貸款貼息工作,培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落實“三項舉措”,奮力建設富美鄉村。夯實基層基礎。每年按照不低于5%比例倒排軟弱后進村黨組織,“一村一策”進行整頓提升。全面推進村黨組織書記“5A”制晉檔升級管理,開設“村(社區)書記工作講壇”選優育強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縣級抓統籌、鎮村抓落實工作機制,切實把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的主動性。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的良好氛圍。健全督查機制。建立有效的獎懲措施,落實鄉村振興年度報告制度,將美意田園建設納入鎮(區)、村、縣相關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列入年度述職述廉重要內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