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jié),在扶溝縣柴崗鄉(xiāng)梅橋村,空氣中飄著黃瓜的清香。
這是一個因黃瓜而知名的村莊。站在高處四下望,村里的日光溫室大棚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這是一個寫滿幸福的村莊,村民人均年純收入1.3萬元,是有名的生態(tài)文明村。村內蔬菜市場,一派繁忙的交易景象;村頭健身廣場,幾位老人正在鍛煉身體。笑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幸福在各個角落里流淌。
這是一個以“梅橋經驗”而聞名的村莊。2007年5月,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徐光春在視察梅橋村時,對該村的高效農業(yè)予以充分肯定,并欣然題詞“發(fā)展高效農業(yè),致富農民群眾”。“梅橋經驗”在全省推廣后,該村先后接待國內外參觀者3萬余人次。
梅橋村以黃瓜立村始于2003年。當時,村黨支部書記梅根清帶領村組干部和群眾代表到山東壽光等地考察學習后,決定把發(fā)展日光溫室棚菜生產作為全村致富的好路子。但不少群眾以“要想窮,建菜棚;要想窮得快,銀行把錢貸”來回應他。干部就要先干一步,干出成效給群眾看。梅根清貸款3萬多元建起2座占地3畝的日光溫室大棚,24小時吃住在棚,一年內瘦了10斤,但這2座日光溫室大棚為他帶來了10萬元的效益。第二年,他又建了4座日光溫室大棚,年效益達30萬元。
村民眼瞅著梅根清靠日光溫室大棚發(fā)了財,紛紛要求建日光溫室大棚種黃瓜。村民缺經驗,梅根清出資6000多元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種植技術經驗印成手冊,免費發(fā)給村民。他還把自家的6座日光溫室大棚無償轉讓給其他村民經營。不僅幫助困難群眾張香蓮建起日光溫室大棚,還借給她1.6萬多元周轉資金,經常對她進行技術指導,幫助張香蓮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的梅橋村有日光溫室大棚288座,戶均1.32座,棚菜面積1050畝,占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7%,年產無公害優(yōu)質蔬菜4850多噸,并輻射帶動柴崗鄉(xiāng)種植蔬菜3萬多畝,年創(chuàng)收1.5億元。
富起來的梅橋村,*直觀的變化就是村里的生活環(huán)境大為改善,硬化了路面,修通了下水道,安裝了路燈,五彩繽紛的文化墻把村莊裝扮得更加亮麗,健身廣場上各種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村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