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治區小麥收儲制度改革暨2019年夏糧收購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疆小麥收儲制度改革啟動以來,取得了農民高興、政府滿意、多元主體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改革成效好于預期。
2018年,自治區停止了2004年以來以刺激生產為導向的“政府定價、敞開收購、敞開直補”的小麥收儲政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政府引導、市場定價、多元主體收購、生產者補貼、優質優價、優質優補、應急托市收購”的小麥收儲新機制。當年,全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275萬噸,收購價格總體高于上年。
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廳長級干部劉學明表示,通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新疆建立了以提質增效為導向的適應區情、糧情的小麥市場化收儲新機制,推動新疆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
劉學明介紹,改革還消除了政策壁壘,形成了國有糧食企業、民營企業、糧食經紀人等多元主體共同入市收購的新格局,實現了從國有糧食企業政策性收儲唱“獨角戲”到多元市場主體“同臺競爭”的轉變,激活了市場要素,激發了企業潛力,活躍了糧食市場。通過改革,優質優價得以體現,激發了廣大農戶種植優質小麥的積極性,為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內生動力。各類市場主體為農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售糧農民滿意度明顯提升。種糧農民得到了實惠,小麥收購價普遍提高,特別是優質小麥收購價明顯提高。
2019年是自治區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第二年,自治區將繼續以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小麥收儲機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