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300平方米的蘑菇大棚是數字溫濕控制的,平時一個人就可以管理,現在有8戶貧困戶在這里學技術,是蘑菇大棚的實驗基地,等他們學好了,就可以建新的大棚了。”
3月17日,在喀什地區岳普湖縣尤庫日埂提村,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楊中,看著農村合作社社長那祖克?那司爾收割*批蘑菇,樂呵呵的笑了。
記者看到,300平方米的數字溫濕蘑菇大棚,整齊的架子上碼著6000個平菇菌包,不安分的平菇,已經爭先恐后的鉆出菌包,呼吸著大棚里濕潤的空氣。
岳普湖縣百姓吃的蘑菇,基本上都需要從喀什地區批發,運輸不便,價格也高,市場批發價在13元一公斤。而距離縣城*近的尤庫日埂提村,在訪惠聚工作隊請來的專家的指導下,成功種植出了平菇,核算完成本,準備以每公斤10元的批發價投入市場。
那祖克?那司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個菌包可以收平菇1.7公斤,以后村民在家種,只需要15個平方就可以擺放300個菌包,一公斤10元,一年種三批,一戶村民就可以收入1.5萬,收入相當可觀。
楊中說,就是要讓懂國語,有文化,有勞動力,有帶動性的貧困戶,來干這樣的事情,在訪惠聚工作隊的指導下,讓他們走上致富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