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首批30萬羽美國海蘭雞苗的交付,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重點推廣的產業扶貧工程——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在豐都正式投產。至此,由華裕農科提供雞苗、徳青源負責養殖、麻辣雞企業負責加工、老百姓參與其中的豐都全產業生態鏈基本成型,為豐都脫貧攻堅事業再添動力。
政企合資重點工程 240萬羽存欄量重慶*
豐都縣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是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重點推廣的產業扶貧工程之一,項目所在的豐都金雞扶貧產業園區是豐都縣、棗莊市協作共建,與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資建設重點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8.5億元,占地1080畝,包括養殖園區和加工園區兩部分,采用輕重資產合作模式運營管理。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8.4億元、納稅3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600個。
據了解,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打破了以往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常規模式,由豐都縣人民政府投資3億元建設養殖園區的重資產(固定資產),德青源公司投資1.5億元作為輕資產(生物資產和生產經營流動資金),雙方按照投資收益模式運營。此外,由德青源公司全額出資4億元,在豐都縣水天坪工業園區設立蛋品加工西南中心,蛋肉加工中心及蛋品研發中心,從而形成涵蓋“有機種植-生態養殖-食品加工-有機肥生產”一體化三產融合發展的循環農業模式,構建起集玉米種植、飼料加工、蛋雞養殖、蛋品加工、包裝制品、物流運輸、有機肥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
“今天的30萬羽只是項目的首批投產,預計2020年底,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將實現滿產。滿產后,年存欄量可達240萬羽,成為重慶地區集中養殖規模*的蛋禽雞項目。按照項目引進的美國海蘭雞1枚/天/雞的產蛋標準計算,屆時,我們的年產量可達4.5億枚,能為重慶、四川等西南地區市場常年穩定的提供蛋品供給。”豐都縣德清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負責人游濤介紹說。
創新產業扶貧模式 既扶產業又扶個人
“一滴水只有融進大海,才能不被干涸;一個產業只有形成鏈條,才能長足發展。在雞產業上,我們引進了華裕農科、徳青源、溫氏集團等*領軍龍頭企業,構建起了從育雛、蛋肉雞養殖到加工的全鏈條發展框架,通過全產業鏈發展帶動貧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致富。這對進一步轉變我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方式,推動廣大貧困群眾高質量脫貧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在當天的投產儀式上,豐都縣委副書記、縣長羅成對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的多種扶貧收益模式表示肯定。
按照豐都縣人民政府與德青源公司的合作運營模式,政府投資固定資產,德青源租用15年,每年按照固定資產投10%收取租金,約3000萬元/年。除用于償還貸款本息1680萬元,支付土地租金98萬元外,將結余約1000萬元/年。每年結余的1000萬元將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穩定利益聯結,包括為貧困戶購買公益崗位500個,醫療救助50萬元等。
游濤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除了這些比較直觀的扶貧收益外,該項目還能產生關聯產業帶動作用。不僅全縣貧困戶小額貸款種植的1.35萬畝玉米等飼料原料,企業將訂單收購;貧困戶小額貸款入股組建的包裝廠,也將為企業提供包裝產品;項目周邊配套的物流運輸、動物防疫等等,均可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粗略估算,全縣范圍內,因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受益的將達5000余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