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種花能掙錢?這要在以前,王根科是不信的。
家住在鎮原縣孟壩鎮峁合村的村民王根科同生活在黃土塬上的祖祖輩輩一樣,過去常年在黃土地里刨口糧,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種植結構單一,沒有其他的致富門路,那個時候“豐收”對王根科來說,也就是能維持溫飽。
7月6日上午,每日甘肅網記者跟隨“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絡活動走進慶陽市鎮原縣孟壩鎮進行采訪。
“我現在只種了2畝萬壽菊。”眼下,峁合村的萬壽菊即將進入采摘期,記者見到王根科時,他正在地里忙碌,“還沒到時候,現在長出的花先要摘了,拿咱們技術員的話說,要消除頂端優勢,讓花枝多分點,這樣有利于收成。”
“目前孟壩鎮萬壽菊種植面積已落實7000畝,建成峁合村萬壽菊示范點2000畝,帶動665戶貧困戶栽植萬壽菊2335畝。”孟壩鎮鎮長黃步杰告訴記者,該鎮將扶貧產業進行了調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廣州立達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鎮村干部入股引領,合作社示范帶動,對于種植萬壽菊的農戶,每畝給予200元種苗費、貧困戶每畝政府補助保險7.5元、1袋有機肥、1卷農膜,共計400元政策扶持資金。如果當年絕收,通過保險每畝就能理賠1500元,切實降低了廣大農戶種植風險。采取“農戶訂單種植、公司保護價格收購”的方式,讓貧困農戶吃了“定心丸”。合作社還就近吸納200個貧困戶務工,人均年務工收入達到6000元。
孟壩鎮選擇萬壽菊作為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并非偶然。
據介紹,萬壽菊是一種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產墨西哥,可生長在海拔1150米至1480米的地區,春夏天播種,花大、花期長,對土壤要求低,萬壽菊的花蕾是天然葉黃素的主要原料,素有“軟黃金”之稱,集觀賞、藥用、食用、環保等經濟價值于一身。
鎮原縣萬壽菊種植始于2017年,武溝鄉引進萬壽菊種植后取得明顯成效,隨著萬壽菊訂單種植面積的增長和價格持續看好且生產遠達不到市場需求,孟壩鎮也果斷參與進來,組織鎮村組及幫扶干部多次進村入戶,與農戶面對面核算萬壽菊種植收入賬,宣講萬壽菊產業扶持政策,點對點開展針對性服務指導。同時,組織農戶代表赴兄弟鄉鎮武溝鄉實地參觀學習,了解種植收益情況,以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
豐收時節,遠遠看去,整個田地化作一片“黃金海洋”
王根科就這樣種上了萬壽菊。
“本來還有點擔心,但是看到咱們鄉鎮干部這么上心,不斷來給咱們講知識、說好處,再加上還有這么好的優惠政策,我心里這才踏實。”王根科跟記者算了一筆賬,2018年他種了2.7畝萬壽菊,賣花掙了7000元,收完自家的花還給基地打工摘花掙了6000元,僅僅在萬壽菊這一個產業上,王根科年收入就有13000元。“尤其是打工摘花的時候,我跟老伴兒兩個人七天半的時間就掙了2530元嘞。”王根科高興地說。
“*遺憾的是,種萬壽菊摘花需要的勞力有點大,我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兒兩個人,忙不過來,今年只種了2畝花。”鎮長黃步杰介紹,由于萬壽菊的花期較長,可以達到90天,進入采摘期每7-10天采摘一茬,對家里勞動力較少的普通農戶來說,并不適宜太大面積種植。“不過農戶進入基地打工所得收入也很可觀,只要人勤快,每天都有100多塊的收入。”黃步杰對記者說道。
“我今年就脫貧了。”王根科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現在家里種著3畝小麥,4畝玉米,2畝萬壽菊,只要一到收獲的時候,這一年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