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碗,一個豬圈,一間小屋。貴州芊指嶺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洪玉難以忘記20年前的生活。那時,田洪玉從養豬產業開始做起,現實卻給她不小的打擊。當時市場上紅紅火火的養豬生意急轉而下,大量的豬出現滯銷情況。“豬仔送人都沒人喂吶。”田洪玉回想那段期間,非常感慨。養豬賠了本,田洪玉開始尋找別的出路。
石阡歷來是種茶大縣,當地更是有“溫泉水,石阡茶,天天喝,百零八”的說法。作為一個自小在石阡茶鄉長大的人,她開始萌生出做茶的想法。為了改善家里的條件,田洪玉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讓家里富起來。
1999年,田洪玉去杭州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學習手工制茶工藝。只有初中文化的她,上課尤其認真,她在那里刻苦學習老師教授的點點滴滴。這樣刻苦拼搏的精神得到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權啟愛教授的高度贊賞,權教授鼓勵她回鄉創業,并贈送“龍井43號”茶苗一萬株,作為創業“見面禮”。
石阡縣分布有大量的“苔茶種”,卻沒有“龍井43號”的品種。田洪玉高興壞了,作為一個學習龍井制茶工藝的人來說,當地的“苔茶種”去茶毫比較麻煩,而“龍井43號”很好地解決了茶毫問題。10000株茶苗跨過浙黔兩地的山山水水,種在了石阡這塊土地上。由于環境與種植方式等原因,種下的茶苗死了大半。村民們也開始議論起來:“看,石阡苔茶那么好的品種不種,非得種外地的茶,活該!”
田洪玉在茶園里站了許久,淚水在眼眶里止不住的轉。要放棄嗎?“不,我一定要干出一番天地來。”田洪玉暗暗下定了決心。她請來縣里和鎮里的技術員作為茶廠的指導老師,還購買了相關書籍。白天在茶園中忙碌,晚上挑燈夜讀學習相關知識。茶園開始有了起色,茶苗也開始茁壯成長。田洪玉背著自己的孩子,白天在茶園里采摘茶葉,晚上就在豬圈改造出的房子里制茶。夜里,萬籟寂靜,只有房間中炒茶的沙沙聲,以及屋頂上的吊燈為伴。
生意漸漸紅火起來,日子也有了起色。但是,2008年貴州一場罕見的特大凝凍瞬間摧毀了剛起步的事業。茶苗沒有做好充分的保護措施,在這場凝凍之下幾乎凍死過半。這些茶苗幾乎投入家里全部積蓄,天災讓一切化為烏有。田洪玉在茶園中佇立良久,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村里的議論鋪天蓋地傳開,不少人說道:“一個女人家家的,逞什么強!”
寶劍鋒從磨礪出。田洪玉收拾起眼淚,重新出發。她發動家人四處借錢,到處跑貸款。痛定思痛,她潛心學習,與技術員加深交流,前往石阡縣、貴州省茶科所等專業技術機構學習管理技術、種植技術等。2012年,田洪玉的茶園正式開始盈利,那一年,她家的年產值就達120多萬元。
田洪玉的芊指嶺茶業公司地處石阡縣五德鎮桃子園、杉木嶺、七寸坎三村的交界處,三個村地處大山山腰中,交通不便,村里的收入來源無非是種植玉米等低價值的農作物。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田洪玉看著這些鄰里鄉親,暗下決心,我的日子好起來了,也要帶動村里的發展。
她積極推動三個村種茶,并大力發展當地石阡苔茶種,給當地茶產業帶來快速發展。從無到有,現在三個村的茶園面積已達2300多畝。按照采摘茶葉的不同要求,公司付給農戶每斤10元-80元不同的價格。“今年我們做春茶時,付給村民的茶青價格就有140多萬哩。”田洪玉說道。
為了讓鄉親們增收,同時解決夏秋茶的下樹率。2018年,田洪玉前往安化學習黑茶制作技術。“這樣在夏秋兩季,鄉親們每天通過收割茶葉也能多得100多塊的收入了。”田洪玉笑道。“一個人富,也要一群人富,這就是我的想法。”
腳踏實地,敢想敢做,心中有愛。2018年,田洪玉的芊指嶺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茶產量達150噸,產值達2487萬余元,累計解決當地就業人數數百人。從豬圈飛出這只“茶鳳凰”,正展翅飛出大山,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