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鎮歡潭村,位于杭州市蕭山區南部,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發現,歡潭村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歷史古跡和傳說較多,*的有岳飛率軍掘潭飲水的歡潭和唐代古剎大巖寺。
盛夏時節,記者跟隨有“超級農民”美稱的顧益康先生走進歡潭,一起了解歡潭古村保護的近況和成果。正在大踏步走在古村修繕和保護大道上的歡潭,急需有人解惑:古村活化的文章該怎么做?
相信,與歡潭有著同樣困惑的古村落不在少數。那么,讓我們跟著顧益康邊逛邊解惑: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如何相得益彰。
先保護后發展?
顧益康:保護之初就要想到如何經營
“在保護之初,就應該想到今后如何經營。”顧益康一開始就點題,保護與發展不是先后關系,不能等到把村落都修繕好了,才想到如何經營和活化古村落。
顧益康認為,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浙江廣袤田野釋放著無限魅力和活力,越來越多的農民從賣農產品到賣風景、賣鄉愁,從養雞養鴨到“養城里人”,一批新型鄉村服務業業態正在加速崛起,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據介紹,歡潭在保護古村落的過程中,將為遷出老房子的居民建設集中居住的新村。
聽到這里,顧益康提出:“鄉村應該發展新興服務業,那就是從養雞養鴨到養城里人。”他認為,新房設計之初,就可以將未來發展民宿經濟考慮進去。房子不僅是農民的生活資料,更是生產資料,“比如建德的乾潭,在建設之初,就是按照發展民宿的思路設計的,每一個房間都配備一個衛生間。”
怎樣避免自娛自樂?
顧益康:讓鄉愁產業提振商業氛圍
在歡潭村,曾經有一條明清商業街,在當時可謂熱鬧非凡,摩肩擦踵。如今,歡潭正在修繕這條古街,希冀讓它重現當年的生機。
顧益康饒有興致,這樣的做法契合了現在新興的鄉愁產業。他說,所謂鄉愁產業,就是把鄉愁轉化為經濟,轉化為生產力。鄉愁可以產業化、物質化、禮品化,這是我們浙江農民的創造。
顧益康回憶他曾去四川看過的郫都鄉村十八坊,這個集合了醬油、陶藝、釀酒、布鞋、竹編等眾多傳統技藝的作坊街區,人氣相當高。
他說,歡潭村也可以把明清一條街打造起來。可以把蕭山傳統的優勢產業利用起來,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竹制品、剪紙、刺繡等手工藝作品,都成為旅游商品、禮品,讓人們把鄉愁帶回家,即手藝中的鄉愁;還有舌尖上的鄉愁產業,挖掘一批農村特色風味的食品美食;當然,視覺中的鄉愁產品就更多了,比如這里的務本堂、二橋書屋等古跡;還有節慶中的鄉愁,元宵、中秋等佳節可以設置一些怎樣的活動。
古村的美麗鄉村怎么建?
顧益康:要共享美麗鄉村
顧益康說,在“千萬工程”的持續推進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美麗鄉村逐漸成為農民美好生活的家園,也成為城里人休閑、養生、娛樂、旅游的新家園。
“歡潭村是一個歷史古村,怎樣提高建設水平?”顧益康認為,要將建設美麗鄉村、經營美麗鄉村、共享美麗鄉村三個階段統籌起來,*終要落腳到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上。把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轉化為發展美麗經濟、拓展農民增收新路徑的獲得感,建設共享鄉村,讓農民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把美麗轉化成生產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農民才會愛護美麗、保護美麗,讓美麗鄉村保持得更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