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一個荷蘭人在中國鄉村的“歸園田居”(圖)
一個荷蘭人在中國鄉村的“歸園田居”(圖)
農業網   時間:2019/8/1 15:42:00  來源:新華社  閱讀數:390

柯威明夫婦的鄉村宅院

  對68歲的荷蘭人柯威明來說,荷蘭的海風和南京的霓虹,都比不上中國安徽一個小山村的一間小院和幾方菜園。

  在這里,柯威明和他的中國妻子顧燕關掉網絡,生活跟著季節走。萬物萌生的春天采茶、播種;炎熱的夏季放緩節奏;涼爽的秋季收獲饋贈;寒冷的冬天在壁爐邊看看報,充實溫暖。

  8年前,在南京工作生活了12年的柯威明開始了退休生活,意味著可以過上向往很久的田園生活。“城里太過喧囂,我們希望找一個安靜的靠山邊的房子,一定要有一個大院子,可以種菜,自給自足。”柯威明說。

  尋覓了幾個月后,一個畫家朋友的推薦讓他們來到了安徽涇縣桃花潭鎮的查濟村,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

  深處群山之中,白墻黛瓦,小橋流水。村民熱情質樸的笑容和自然安靜的環境讓他們覺得這就是心中的“桃花源”。三個月駐村走尋,兩人*后看中了后山山坡上的一個老房子。

  一年時間里,改造房子、修建院子、開墾菜園,在村里人的幫助下,原本破敗的房子變得干凈明亮,院子里的菜園也漸漸初具雛形。

  對于在城里生活多年的夫妻倆而言,干農活、種菜、養雞,這些都是未曾涉足的全新領域,需要從頭學習。

  柯威明坦言剛來時只認識荷蘭的國花郁金香這一種植物,草和菜也分不清楚。跟著書學習,慢慢實踐摸索,請教周邊的鄰居,家里的菜園慢慢從一塊增加到十幾塊,蔬菜從一兩種到二十多種,這個“蔬菜盲”成了一個地道的農夫。

  與村里其他農夫不同的是,柯威明堅持種綠色有機蔬菜,為了做到這點,兩人不打農藥,甚至親自下地用手捉蟲。

  長期的勞動和田園生活讓兩人的雙手磨出了老繭,卻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和樂趣。

  “我喜歡和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在城市里,無論外面下雨還是下冰雹,人們都忙著在電腦上噼里啪啦打字,但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每一點點變化和勞動帶來的快樂。”柯威明說。

  房間的玻璃罐里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剛采摘的鮮花,春有櫻花,夏有百合,秋有月季,冬有梅花。平日里夫妻倆會泡上一壺自己采摘炒制的茶葉,吃著家里的土雞蛋和自己種的蔬菜,閑時也會做些西紅柿醬、年糕、面包。

  “人*終都是要回歸*本質的狀態,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些東西。”顧燕說。

  村里人也從陌生和新奇漸漸把這個“外來漢”當作了自家人。49歲的查千金早就習慣了這個“洋鄰居”的存在。“他中文說得很好,人也很親和,大家都喊他阿明。”查千金說。

  不忙的時候,柯威明愛騎著他的自行車去村里轉悠。“一路上大家都在和我打招呼,有時也停下來說幾句話,每個人都很熱情,滿臉笑容,這讓我覺得很溫暖,很舒服。”柯威明笑談這也是這個村莊的魅力之一。

  平日里,阿明和妻子會經常把自家種的鮮花、蔬菜還有種子送給村里的人,村民們也會回贈自家的一些特產。

  如今,村里經由柯威明夫婦引進的格桑花正開得絢爛,而柯威明也常說,走遍了世界上這么多地方,但在這里,終于過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shenq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