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6日,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暨全國養分資源管理協作網2019年度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130多家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00多位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農業綠色發展背景下的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理論與技術,以及區域農業綠色發展實現路徑等。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福鎖表示,近年來,我國的綠色食品標準體系不斷健全,國家在綠色食品上的政策扶持也不斷增加,綠色食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在全國食品總量中占比仍然很小,只占3%-5%,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會議期間,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將圍繞綠色發展、交叉創新理論、方法與途徑,綠色種植、種養一體化、產品與產業,農業綠色發展區域實現等議題做主題報告和交流討論。
會議開幕式上,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高興明介紹了重慶城鎮化情況,西南大學張衛國校長介紹了西南大學開展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情況。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西南大學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技術專家組共同主辦,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承辦。
重慶日報記者還從會上了解到,重慶市一直高度重視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工作,比如通過開展化肥農藥減量等行動,推動2018年全市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下降了4.6%、農藥使用量較2015年下降了5.5%。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