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自2017年起,中央財政農業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全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從兩年實施的情況看,該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動了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調動了地方積極性,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2015年國務院《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要求,進一步深入推進各個層面的涉農資金整合統籌,避免資金使用“碎片化”,把“零錢”化為“整錢”,統籌用于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保障民生支出。2017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部署,“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
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自2017年起,農業農村部與財政部共同管理的農業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全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
改革后,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根據“大專項”的支持方向,結合各省實際,分省編制下達需要完成的“任務清單”以及相應的績效目標;同時,中央財政采取因素法將各個大專項資金分別測算并切塊下達到省級財政,各省結合任務清單統籌安排資金、編制實施方案。
兩年過去了,“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的實施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積極的成效,下一步如何推進?記者日前就此調研了解了江蘇、浙江、河南、廣東、貴州等省份的改革效果。
源頭統籌——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領域發展
“大專項”是在中央層面將性質相同、內容相近的若干個財政支農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整合成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動物防疫補助等“大專項”,充分體現政策融合的特點,從源頭推進資金整合統籌。
“任務清單”是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年度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結合實際分省細化的任務指標,任務清單分為約束性任務和指導性任務。
“新的管理方式可以集中財力辦大事,我們梳理整合了現有支農政策和資金項目,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財力支持重大工程項目和薄弱關鍵環節。”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施瑾告訴記者。
“不僅解決了以往中央財政支農資金‘不能統’的問題,也消除了我們‘不敢統’的思想顧慮。我們大膽把中央財政支農資金與本地農業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省財政安排的支農資金統籌使用,用于農業農村發展中*迫切、*急需的重點領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的王志勇介紹說。
2018年,河南省充分利用政策紅利,統籌中央財政資金4.93億元,省級財政資金2.07億元,合計共7億元,集中支持“十大基地”建設,其中安排資金1.6億元支持40個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縣建設,重點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生產。2018年,河南省共建設優質專用小麥示范基地400萬畝,帶動全省發展優質專用小麥1000多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的收購價格每斤較中筋小麥高0.1元左右,畝均增收100元以上,帶動農民增收8億多元。
對農財兩部共同管理的轉移支付資金,農業農村部要求各省在實施要求、資金安排、項目數量等方面進一步向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切實加大脫貧攻堅力度。
按此要求,貴州省創新推進“三個集中支持”。在支持區域上,集中支持貧困區域特別是深度貧困區域發展產業;在支持產業上,集中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在支持方式上,集中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積極推進“農銀企”產業共同體創新試點,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增收和農民致富。
目前,各省均對省本級涉農資金采取“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優化了涉農資金配置,完善了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了改革成效。
基層自主——充分調動地方發展經濟積極性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2019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按照‘放管結合、效益優先’的原則,強化地方人民政府特別是縣級人民政府統籌使用涉農資金的責任,確保中央宏觀調控與地方自主統籌平衡兼顧”。
江蘇省嚴格限制約束性任務規模,明確除發放農民直接補貼、省級競爭立項明確的工作任務以及與中央約束性任務類似的工作任務確定為省級約束性任務外,其余均為指導性任務,在確保績效目標可實現的基礎上,允許指導性任務在實施過程中統籌整合。2019年在江蘇省統籌整合后的5個省級以上大專項中,約束性任務為12個,占比僅為20%。
同時,江蘇省嚴控省以上競爭立項資金規模,堅持主體資金按因素法切塊下達,充分賦予基層自主權和資金統籌空間。2019年切塊資金占比達到93.4%,充分賦予了市、縣根據當地實際自主安排使用資金的權力。
廣東省通過“兩個50%”雙控要求,即由省級組織實施的項目資金原則上不得超過涉農資金總額的50%,由市縣組織實施的每類約束性任務所需資金占比不得超過該類由市縣統籌實施資金總量的50%,賦予市縣更大的自主權。
事實證明,“大專項+任務清單”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調動地方謀劃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壓實地方結合實際科學確定項目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有效減少了專項資金的審批環節,符合財政領域“放管服”改革的精神。
“大專項+任務清單”的管理模式還顯著提升了中央財政涉農資金使用效率。“從支出方式上看,以前是任務等資金,現在是資金和任務相匹配,支出方向根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統籌安排,真正做到圍繞中心保重點;從支持內容上看,以前是分灶吃飯,現在是合辦一桌席,政策間相互銜接配套,強調整體推進、統籌布局;從管理手段上看,以前是注重分配資金,現在是盯著落實任務,逐步建立以過程控制為重點的項目管理機制、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評價體系。”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績效導向——督促地方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
實踐證明,全面組織開展績效評價,科學合理設計考核指標,有利于督促地方統籌整合涉農資金、積極落實“大專項+任務清單”改革任務。
為進一步提高績效目標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對指導性任務,采用“兩上兩下”的方式確定績效目標;對約束性任務,強化與地方的溝通協調,*性確定績效目標,提高工作效率。
“一上”是各省根據提前下達的資金填報績效目標;“一下”是財農兩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1號文件確定的農業農村重點任務,對各省填報的績效目標提出調整參考意見。“二上”是各省根據“財農”兩部反饋的意見,結合本省實際,對績效目標修改完善后再次上報;“二下”是財農兩部對各省二次上報的績效目標審核后,正式下達各省。
“‘兩上兩下’的績效目標管理方式”,充分尊重了各省資金統籌和任務落實能力,確保了中央財政任務的有效落實。”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浙江省以績效為核心,推動全面實施支農資金績效管理和建立全過程監管機制,一是組織開展了“績效管理提升年”活動,推行績效運行和預算執行“雙監控”、線上平臺監管和線下實地檢查“雙監管”;二是強化結果應用,構建績效激勵約束機制,將資金綜合績效列入市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三是整合設立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資金,建立以鄉村振興工作實效為導向的對市縣有效激勵約束機制。
江蘇省以督促市縣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為目標,加強目標制定、運行監控和結果評價,深入推進全面預算績效評價制度。事前,規范目標編制,嚴格以中央下達的專項績效目標、省委1號文件和省政府印發的重點工作中明確的考核目標為依據設定。事中,加強運行監控,以工作任務實施進度和資金支出進度調度為抓手,跟蹤分析績效目標可實現情況,對明顯有偏差的及時要求市縣整改。事后,注重結果評價,將目標實現情況、任務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納入評價范圍,在要求市縣全面自評的基礎上,省級根據年度情況抽取重點專項和地區組織第三方評價,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專項支持政策調整和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持續推進——將財政支農資金用出成效
今年,河南省進一步加強了資金統籌力度,統籌中央和省級農業生產發展、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財政資金20億元以上,用于支持優勢特色農業發展。除繼續扶持“十大基地”建設外,還支持建設了30個省級農業產業園。
“我們將會同省財政廳,盡快將項目資金、實施方案、任務清單下達相關市縣。采取定期調度等措施,強化專項資金全程監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保障資金安全使用。”王志勇介紹說。
江蘇省將進一步改進工作任務清單設置方式,專項工作任務清單圍繞專項支持政策進行設置,促進任務清單和績效目標有效銜接,任務清單側重指明任務方向,績效目標側重量化要求。
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將加大“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管理方式培訓力度,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素材,繼續加大對“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的指導力度,著力提高基層理解政策能力、制定規劃能力、統籌資金能力和謀劃項目能力,確保“中央放得下,地方接得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