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保障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確定組織開展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調研等系列工作。
在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調研方面,屬地、部門、主體三項責任落實情況,監管、執法、檢測隊伍建設情況,農業標準化、農業投入品管理、農產品監測、質量安全執法等工作開展情況。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追溯體系、誠信體系等建設創新情況。典型經驗做法和存在的問題。
調研將采取兩種方式,省廳組織調研組,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開展調研;市際之間結合省級示范鄉鎮監管機構和標準化基地核查,開展實地調研并查閱資料。
開展省級示范鄉鎮監管機構和農業標準化基地核查方面,在市級審核推薦的基礎上,按照建設標準,對省級示范鄉鎮監管機構和農業標準化基地進行實地核查。
核查將由各市組成2-4人核查組(確保有1名以上漁業監管人員),對申報省級標準化基地生產主體和示范鄉鎮進行核查。每個組核查1個市,每個市選擇2-3個縣(轄管6個及以下縣的市選取2個縣,轄管6縣以上市選取2-3個縣),每個縣隨機抽取1-2個新申報的生產基地、1-2個申報的示范鄉鎮。標準化基地核查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對基地逐項打分,原則上基地評估總分達到80分(含)以上的,視為通過現場核查。
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質量安全水平專項監測。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動態管理,確保創建質量,同時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驗收作準備,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創建。按照相關要求,抽檢38個縣(市、區),每個縣(市、區)分別抽取蔬菜、水果、食用菌等30個種植業產品和10個水產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