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任務。而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在于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而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
在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三鏈”同構中,從農業延伸出來的農產品加工業,連接工農、溝通城鄉,是鄉村產業中潛力*、效益較高的產業。
去年,重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為2984億元,與農業總產值比為1.5:1,雖然與2013年相比,提高了29.8%,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4:1)0.9個點。
重慶農產品加工業要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9月8日,全國*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題的盛會——第22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落下帷幕。
重慶市組織54家加工企業攜350個特色農產品參展,拿下3.5億元意向訂單。在組委會設置的參展產品評比中,重慶7個農產品獲得金質產品獎,29個農產品獲得優質產品獎,獲獎排名居全國第二。市農業農村委還榮獲*組織獎和特裝設計獎。
“我們此行雖取得不俗的成績,但主要是來看差距、學經驗、找方向。”在活動現場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秦大春感慨地說,與其他發達國家和國內發達地區相比,重慶農產品加工業層次水平還不高,特別是精深加工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重慶特色農產品展會交出好成績。
在展會現場看到,以“山水之城、美麗之都”為設計主題的重慶館內人頭攢動,前來采購重慶農產品的河南當地市民及尋找合作機會的各地經銷商絡繹不絕。
“我們的合川桃片純手工制作,以上等的糯米、核桃、麥芽糖為主要原料,要經過選米、磨粉、切糕等數十道工序。”合川桃片展臺前,傳承人余曉華一邊詳細地向顧客介紹合川桃片的制作過程,一邊邀請大家品嘗。
一位姓周的經銷商對余曉華的合川桃片贊不絕口:“你們的桃片確實與眾不同,口感甜而不膩,符合大眾健康飲食習慣。你這包裝袋氣鼓鼓的,里面是充的氮氣嗎?這個保鮮辦法不錯!”
“這樣的火鍋真的能直接喝湯?重慶火鍋不是紅色的湯嗎?這一大桶只能吃一餐么?”在江津“彬哥花椒”展臺前,幾位駐馬店市民對一款鮮椒清湯魚調料充滿好奇。
重慶吳灘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彬耐心地給他們解釋:“這款鮮椒清湯魚調料是我們的*新產品,以上乘的青花椒和青辣椒作為主原料炒制而成,煮出來的魚味道鮮美,魚湯也可以直接喝。去年8月該產品一經上市,就成為‘網紅’產品,至今已賣了300噸,實現銷售收入1200余萬元。”
一旁,黔江區展出的農產品吸引了駐馬店媒體人的目光,一名主播興致勃勃地提著一塊黔江臘肉開始了現場直播;彭水縣的“黔中道”紫蘇籽油與“百業興”香椿等產品很稀奇,引來了幾名外國客商的關注與詢問;巴南區的重慶蘭坊酒業有限公司也不賴,與河南客商張法學當場敲定一筆玉馬原酒的訂單。
短短3天,此次參展的重慶54家加工企業現場與各地供銷商敲定了價值3.5億元的意向訂單。在組委會設置的參展產品評比中,重慶7個農產品獲得金質產品獎、29個農產品獲得優質產品獎,獲獎排名居全國第二。
“這次參展的重慶農產品接受了市場檢驗,生產優質加工農產品將是未來農業發展趨勢。”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加工處副處長孫金果對重慶日報記者說,“如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滿足于吃飽、吃好,還要指定品牌,吃出健康和品位來。這對我們農產品加工業的品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展企業紛紛四處“看熱鬧”。
盡管重慶加工企業的展銷現場熱鬧不已,但不少企業負責人卻不時“開溜”。留守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是到其他展館“看熱鬧”去了。
“我到省級館和外國館轉了轉,了解了他們的加工線等情況,發現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大足區的“重慶*”企業——重慶寶頂釀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大剛感慨萬千,“回去之后,我們公司要著手兩件大事,一是對加工生產線實施技術改造,二是在產品包裝設計上加入文化元素。”
目前,楊大剛的公司在駐馬店培育了兩個經銷商,負責銷售“寶頂釀造”系列調味品。“這*,我在逛展會時還發現,河南人也很喜歡吃重慶火鍋。下一步,我要研發適合河南人口味的火鍋底料,并著手開設餐飲配送服務。”楊大剛說。
重慶小天鵝百福食品有限公司產品研發負責人侯加川“看熱鬧”回來時,一名顧客正在體驗他們的新產品——自熱火鍋。這款火鍋盒分上下兩層,下層裝有一個發熱包,上層裝滿底料包、鹵肉包、蔬菜包、大米等。工作人員往盒內倒進礦泉水放置15分鐘后,一盒熱騰騰的火鍋飯菜就熟了。
“我看了看其他地區的同類產品,發現我們這款產品需要增加一樣配件——內置筷子。這樣,就更方便那些在外用餐的人了。”侯加川對重慶日報記者說,“我們就是本著學習的態度來參加這次活動的,作為火鍋底料的產品研發者,我從發達地區展臺學到了很多好的經驗。”
來自奉節縣的重慶汀來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汪麗平也受益匪淺:“我們的‘鄉壇子’系列產品在重慶非常走俏,但與‘老干媽’等調味產品相比,不管是在口味還是包裝方面,還存在差距。”
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近年來,重慶一直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去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市財政拿出70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技術研發、設備改造、智能化生產等給予扶持。
在今年的全市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調整中,市農業農村委還專門成立了農產品加工處。重慶也成為全國省級農業農村委(廳)系統中,*單獨設置該處室的省市。
“我們專門成立這個處室,就是為了讓農產品加工業強起來、農業品牌亮起來、廣大農民富起來,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市農業農村委農產品加工處處長韓以政介紹,今年4月以來,該處先后深入到18個區縣開展實地調研,與市統計局一起,進一步摸清了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的家底,*終確立了堅持“以政府為引導、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創新為支撐、以泛金融為血液、以協會為融合補充”五輪合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思路。
今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明顯。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有1123戶,從業人員15.28萬人,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總產值1509.8億元,同比增長12.5%,增加值同比增長12.1%。同時,我市農產品加工產品出口保持平穩態勢,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27.89億元,同比增長12.4%。
“在這一大好態勢下,各區縣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投入也越來越大。”韓以政說,比如涪陵區投資50億元進一步擴大榨菜加工產能;潼南區增加10000畝檸檬種植,加大產品多樣化開發;江津區德感食品工業園的益海嘉里、荷花米花糖等企業投資22億元促進產品升級換代……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農產品加工業的崛起,我市農產品加工領域招商引資現強勁勢頭。據初步統計,我市上半年簽約84個農產品加工業項目,共涉及27個區縣,總投資額達572億元。其中,潼南區新建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已引進4戶農產品加工優勢企業,進行檸檬系列產品、火鍋食材和燴道復合調味品的精深加工。
如何踏上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把企業帶出來看一看,比一比,就能發現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秦大春坦言,與全國相比,重慶農產品加工行業還存在兩個方面的明顯差距。
一方面,重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比較低。2018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為2984億元,與農業總產值比為1.5: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4:1)的0.9個點。
另一方面,重慶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加工技術裝備水平相對落后。從目前看,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僅占總量的10%,企業產品還比較粗放,同質化比較嚴重。并且,農產品加工整體水平比較落后,比發達國家落后二三十年。
那么,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該如何踏上發展的“快車道”?
“此次我們率隊來駐馬店參展,通過參觀對比其他發達地區經驗,確定了今后發展的三大步驟。”秦大春說。
*步,著力優化區域布局,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向重點區縣、重點基地、重點園區集中,重點培育產地初加工,壯大精深加工,形成優勢互補的加工產業集群。其中,我市將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充分發揮11個產業強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第二步,著力實施“專精特新”工程,在全市重點打造百強示范企業和百強示范戶,壯大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好、與優勢主導產業關聯度高的示范企業。啟動農產品加工地方標準制定,今年將圍繞10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產業,啟動10個農產品加工地方標準制定工作。
第三步,著力推動技術創新,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對農業生物資源按食料、原料、飼料、肥料、燃料“五料”功能分類,深化綜合利用、提高綜合效益、減輕生態壓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