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貴州蔬菜豐收了 陌上農家進財忙(圖)
貴州蔬菜豐收了 陌上農家進財忙(圖)
農業網   時間:2019/9/23 9:53:00  來源:天眼新聞  閱讀數:703

大蔥種植基地

  截至8月底,全省蔬菜種植面積1239.9萬畝,產量1927.0萬噸。實現產值500.7億元,同比增加9.09%。目前,全省蔬菜企業250余家、合作社1.7萬家。

  預計今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將達到1500萬畝,產量2500萬噸,產值680億元,并新建規模化、標準化基地100萬畝。

  秋天的顏色,除了金黃,還有貴州綠。豐收的季節,除了麥田,更有貴州菜。  

  據統計,2018年,我省調減低效籽粒玉米種植,蔬菜替代面積占全省調減面積的26.5%,是替代面積*的經濟作物。當年,蔬菜產業帶動農戶1900萬人實現人均增收3253元,其中貧困人口87.6萬人。  

  發展蔬菜產業是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重要抓手,是決戰脫貧攻堅、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今年,省委、省政府把蔬菜產業作為省領導領銜推進的12大特色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支持,成立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組建貴州蔬菜集團,努力實現規模化生產,打造全產業鏈條,構建現代物流網絡體系,降低生產成本。  

  打造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蔬菜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1年)》明確,到2021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將穩定在15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000萬噸,實現綜合產值820億元;建成規模化、標準化蔬菜基地300萬畝;建成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將黔菜做成全國*的安全、健康、干凈、放心菜。夏秋季節,正是貴州蔬菜的“主場時間”。喜看豐收,還看黔菜。

  在《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我省有23個縣列入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這23個蔬菜產業重點縣中,有16個縣主要種植高原夏秋蔬菜。好山好水好氣候,是貴州種出高品質夏秋蔬菜的基礎。  

  夏秋季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普遍高溫,受暴雨和臺風影響,種植蔬菜尤其是葉菜比較困難。同一時節的貴州,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氣候涼爽,是“天然大空調”。“貴州蔬菜極好!”廣東江南市場總經理助理鄢璞到訪過貴州多地,對黔地蔬菜贊不絕口。

  近年來,具有貴州地域特色的夏秋蔬菜在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十分走俏,填補了廣東市場8月的蔬菜缺口。為此,廣州江南市場專門設立了“貴州蔬菜專區”,并在我省威寧、長順兩縣建起了蔬菜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夏秋蔬菜面積達860萬畝,產量1300萬噸,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和香港、澳門,出口東南亞地區。

  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是貴州夏秋蔬菜走俏的底氣。農業農村部確定的南方夏秋生產基地有兩個,其中就有貴州。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貴州日益成為西南地區物流交通樞紐,縣縣通高速,村村通油路,貴州夏秋蔬菜運送到華南、華東目標市場的耗時越來越短。以市場為導向,圍繞發展夏秋蔬菜,貴州構建了蔬菜產業發展藍圖。聚焦8個優勢單品,提升產業規模。貴州聚焦大白菜、蘿卜、茄子、菜豆、生姜、山藥、韭黃、佛手瓜8個優勢單品,確保種植面積調增到600萬畝以上,產量達到蔬菜總產量的50%以上,力爭在規模化上取得根本性突破。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轉型升級。6月,經省農業產業革命蔬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綜合比較篩選,我省決定授予清鎮市、開陽縣、習水縣等10個縣(市、區)為“2019年貴州省蔬菜產業十大生產基地縣”;修文縣穗青育苗基地、播州區卓豪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匯川區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為“2019年貴州省蔬菜產業十大育苗基地”。

  預計今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將達到1500萬畝,產量2500萬噸,產值680億元,并新建規模化、標準化基地100萬畝。其中,6月到11月,因地制宜發展大白菜、蘿卜、菜豆、茄子等優勢蔬菜,蔬菜采收面積調增至1000萬畝,銷量達全年的70%以上。進一步強化生產加工體系,健全流通銷售體系,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打通政策扶持體系。貴州蔬菜,將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市場,是生產的風向標。找準目標市場,黔菜才能銷得更遠。瞄準上海市場,“黔菜入滬”,錢財也入戶——月16日,2019年“黔菜入滬”產銷對接專項推介活動在上海百聯中環購物廣場舉行。市民鄭先生特地趕早過來品嘗貴州菜,爭取買些回家,“趕個好彩頭”。當天,展銷現場,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團與上海三家蔬菜銷售企業共同簽署了蔬菜供銷協議:從7月15日開始,每天至少向上海持續供應蔬菜22噸以上,品種為大白菜、白蘿卜、甘藍、韭黃、馬鈴薯、食用菌、辣椒。未來,貴州還將陸續向上海供應菜豆、山藥、茄子、生姜、西紅柿等產品。8月5日,滬黔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在貴陽舉行,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一來一往,是雙方代表深入兩地進行考察的結果,更是上海市民對黔菜的青睞。據統計,“夏淡”時節,貴州每天至少向上海供應22噸蔬菜,8月起增至日供100噸,“黔菜入滬”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瞄準粵港澳大灣區,“黔菜廣進”,黔財更廣進——“我個人和集團,還有旗下的所有市場,都將大力支持貴州蔬菜走進粵港澳大灣區。”7月22日,貴州蔬菜粵港澳大灣區產銷對接專場推介活動上,廣州江楠集團董事長葉燦江力挺“黔菜廣進”。對接會現場,六盤水市、黔東南州、黔西南州農業農村局分別與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從8月15日起,三地每天向廣州市場輸送53噸農產品。這標志著繼貴陽市、畢節市、黔南州之后,我省再增三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保供基地。成立貴州蔬菜集團,整合產銷資源,構建黔菜流通主渠道——近年來,地方平臺公司參與蔬菜產業發展,基地生產、冷鏈物流和銷售拓展步伐加快,成為地方政府推進土地流轉、做大產業規模的重要抓手。

  6月12日,貴州蔬菜集團揭牌成立,持續為構建全產業鏈蔬菜流通體系注入不竭動力;

  9月4日,貴州師范大學與貴州蔬菜集團簽訂校農合作框架協議。僅1小時,威寧自治縣的6.5噸蔬菜就送進了學校食堂;

  9月12日,貴州蔬菜集團與全省*的“菜籃子”貴陽地利農產品物流園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貴陽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將成為我省蔬菜產業積極拓展內銷市場的重要銷售平臺;

  目前,貴州蔬菜集團與貴州省現代物流集團合作,積極對接全省16個深度貧困縣,推動貧困地區蔬菜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醫院、進軍營、進超市……

  多方共贏,咋運作?

  今年入夏以來,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的萬畝蔬菜基地,迎來了連茬的豐收。村民王井忠樂開了花,以前他家種蔬菜是“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小打小鬧”。今年大不同:家里的土地入股給合作社,流轉給公司經營;一家五口在基地務工,加上分紅,一年收入能有10萬元。  

  今年2月初,僅34天,天龍鎮高田、合旺兩個村900多戶村民,平掉9000多米地埂,只為給種蔬菜“騰地方”。村民們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流轉給貴陽農投集團,實行股份合作經營,發展蔬菜種植。土地流轉每畝800元,在基地務工每天100元;年終,公司還要拿出利潤的5%按股分紅。“因為搞蔬菜產業,大家收入都能提高了!”讓村民們如此興高采烈的,正是“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效果立竿見影——兩個村共整理出1475畝連片土地,蔬菜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替代了一家一戶分散種植,規模產業替代了小農經濟。

  興奮的村民們自編了順口溜:田成方、土成塊,溝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噴滴灌、機械化,標準化、新農業,一業主、多業旺,村民企、心連心,百姓富、生態美。  

  好處不止于此。“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讓種菜從靠感覺憑經驗,變成了設施農業、科技農業。  

  曾經的工業重鎮——銅仁市萬山區,引進了山東壽光九豐農業公司,合力推進全區蔬菜產業。  

  有了山東“菜把式”的技術支撐,全區迅速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60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35家、家庭農場95家,形成了“鄉鄉有大棚園區、村村有蔬菜產業、貧困戶戶戶有利益聯結”的蔬菜產業格局。  

  “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讓賣菜從挑著籃子賣,變成了開著貨車賣,接著訂單賣。今年5月以來,威寧自治縣加大蔬菜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三白”,即白菜、白蘿卜、蓮花白。為確保產得出、銷得好,威寧積極對接一批蔬菜產業龍頭企業,簽訂訂單種植協議,通過企業渠道打通沿海城市乃至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市場。

  8月15日,威寧自治縣組織的首批500噸“三白”蔬菜運至云南省河口市,再由河口口岸轉運至越南老街省,*后經老街省市場銷往東南亞各國。2019年,威寧計劃種植蔬菜120萬畝,預計總產量超600萬噸,總產值超45億元人民幣。  

  蔬菜產業已經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  

  通過龍頭企業把合作社、農戶帶動起來,把小農生產引入了大市場。企業走在前端,出資金、出技術、管銷售,農戶只管生產就能獲得穩定的收益。  

  目前,全省蔬菜企業250余家、合作社1.7萬家。未來三年,我省計劃面向全國引進蔬菜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企業100家,培育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00家。扶持新增一批蔬菜合作社,創建省級以上合作示范社100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angxiaoyi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