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特色產業 > 南充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活力迸發(圖)
南充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活力迸發(圖)
農業網   時間:2019/9/24 9:19:00  來源:四川新聞網南充頻道綜合  閱讀數:457

儀隴海越現代柑橘產業園

  去年以來,南充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狠抓 “中國晚熟柑橘之鄉”建設,加快推進“1+8”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和現代農業產業融合園區建設,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統計數據顯示:在去年率先突破千億大關基礎上,今年1至8月,全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仍以9.7%高速增長,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9月19日,市委重大產業和項目推進辦公室會同南充日報社組成采訪組,現場踏訪我市現代農業企業。

  基地引領 培育壯大現代農業企業。

  19日清晨,儀隴縣賽金鎮潮水壩村籠罩在一層薄霧中。記者在該村現代柑橘產業園觀景平臺看到,成片柑橘樹整齊劃一,一條條水泥路蜿蜒向前延伸,幾臺雜草粉碎還田機正在柑橘地里除草……

  “現在柑橘地里正在作業的是雜草粉碎還田機。機器將雜草打碎后,雜草留在原地,利于荒草發酵成肥……”儀隴海越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海偉告訴記者。

  走進柑橘園區,踩在土質疏松的泥土上,記者發現整片柑橘苗中,整齊有序地矗立著一根根灰白色鐵桿,鐵桿上還有吸熱接收盤。“這是我們的‘智慧果園’,通過‘物聯網+果園’氣象站、傳感器、智能氣象站等設備,可以運用大數據掌握苗木土壤情況,實現智能化管理。”莫海偉一邊介紹,一邊打開手機軟件“e生態”等設備,整個園區內的土壤水分、土壤溫度以及空氣溫度、一小時內降雨、風向等詳細信息一目了然。“及時了解天氣信息后,園區便可通過*先進的農業滴灌技術———‘水肥一體化’實現節水灌溉、*施肥。”莫海偉說。

  儀隴海越現代柑橘產業園只是我市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目前,南充已有很多地方和企業,通過充分利用物聯網等高科技提升農業現代化程度,如順慶區綠科禽業百萬只蛋雞產業園、西充縣中嶺鄉的四川廣綠生態農業園等都實現了生產高度智能化。

  打造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區,也是南充培育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特色之一。如今,林下經濟循環農業模式已在南充遍地開花,南充對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探索實踐走在全省前列,形成“1+N”等多種以沼氣為紐帶的種養結合、內循環零排放、商品有機肥開發、林下經濟、生態循環等循環農業模式。我市從2017年啟動現代循環農業園區建設,2018年新建現代循環農業園區20個,總量達84個。

  同時,為培育更多億元農業龍頭企業,南充堅持招大引強、扶優做強,重點培育以農林牧漁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休閑農業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通過資本運作、產銷聯合、基地擴張、技術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強。2018年,全市新增億元農業龍頭企業20家,總量達72家,到2020年全市將力爭億元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100個以上,10億元以上企業集團達10個以上。

  品牌建設 特色優勢產業快速拓展。

  近年來,我市圍繞“3+N”主導特色優勢產業,大力建設“中國晚熟柑橘之鄉”,主推“生豬+柑橘”生態循環、種養結合、三產互動發展模式。

  今年新建高坪區溪頭柑橘、儀隴縣土門銅鼓蠶桑、南部縣定水名貴中藥材、蓬安縣新園蠶桑等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西充縣香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已通過省農業農村廳評審,5個園區爭取到位資金6200萬元,居全省前列;市級現代農業園區9個安排資金4000萬元。目前,全市現代農業園區總量達136個,特色產業基地350萬畝,畜禽規模養殖場1498個。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有農民合作社7440個、家庭農場4240家,國、省級合作社示范社29個、103個,省、市級家庭農場示范場44家、32家,經營主體總量近2萬個。

  在川東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一條條柏油路寬敞筆直,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一塊塊綠化帶沿著道路兩旁延伸……據悉,該產業園一期工程占地2000畝,主要建設農產品精深加工區、農副產品倉儲物流區、有機農產品研發展示區。目前,川東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區完成“三通一平”基礎建設2000畝、標準化廠房建設2.4萬平方米。園區成功簽約廣州澳爾有機健康食品精深加工、深廣瀛食用菌精深加工、速原中天果蔬深加工等項目24個,入駐企業16家,園區內的西充農業電商產業園、南充“好充食”優質農產品智慧展館相繼開園運營。全市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顯著提升,年加工增值近300億元。

  去年以來,我市還大力實施系列品牌建設工程:實施品牌孵化工程,培育了“高坪甜橙”“充國香桃”等一批新品牌,“高坪甜橙”“充國香桃”“石孔貢米”“高坪南瓜”“西充甘薯”“升鐘湖桑枝竹蓀”6個產品被評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數量位居全省*名。實施品牌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傳統工藝,著力提升標準化生產、源頭控制、追溯管理能力,制(修)訂地方生產操作規程68項,建成標準化經作基地73萬畝,認證“三品”農產品405個、基地163.7萬畝,農產品質量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8.9%。實施品牌創新工程,重點打造“營山黑山羊”“閬中川明參”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營山黑山羊”“航粒香米”兩個農產品品牌被評為2018年四川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實施品牌整合工程,努力發展“好充食”“果城”等優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快申報認證“三品一標”,全市地標農產品認證達24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整市通過,綠色食品認證達55萬畝,有機認證(含轉換)達30萬畝。

  農旅結合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走進營山縣“新-法-朗現代農業產業融合暨脫貧攻堅示范園”,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

  2018年,營山將回龍、清水、增產、法堂、新店5個鄉鎮、20個村,連片建設“新-法-朗現代農業產業融合暨脫貧攻堅示范園”。項目面積58平方公里,概算投資30億元,大力發展以優質果蔬、花卉園藝、道地中藥材、鄉村旅游、鄉村民宿休閑為一體的康養生態產業。“我們把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區作為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突破口,在發展晚熟柑橘、道地中藥材、溫氏生豬、營山黑山羊等主導產業的同時,深度挖掘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川東北鄉村民俗匠藝等文化內涵,發展鄉村旅游,不斷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營山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區項目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打造“南充·中國晚熟柑橘之鄉”營山產業帶,積極探索“農業、農村、農民”+“農旅、文旅、商旅”的“3+3”共生融合模式,著力發展旅游,培育新型業態,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在西充縣古樓鎮桃文化博覽園內,園中亭臺樓閣分布有致,湖潭水景相互映襯,桃林蔥郁。園區包括桃文化藝術博覽園游客服務中心、桃花文化藝術展示區、花海荷田休閑養生區、農耕體驗區、桃品種與科普展示區的“一心四區”精品景點17個,集中展示西充生態文化、鄉土文化、農耕文化和川北獨特的民俗文化。

  一個個鄉村美景被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南充各地鄉村旅游活動,不但吸引了眾多游客,也實現了“借景生財”,鄉村旅游在當地風生水起。

  據悉,全市目前有西充縣、閬中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成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休閑農業主題公園5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農莊10個。建有高坪金鳳山村3A級旅游景區、南部飛龍山莊2A級旅游景區、儀隴龍神埡2A級旅游景區鄉村旅游景區3個。全市年接待休閑農業游客超1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100億元。

  “近年來,我市注重挖掘激活農業的生產、生態、生活、休閑、景觀、文化傳承蘊藏的潛在價值,農事體驗、農耕文化、田園風光所蘊含的鄉土情也成為農業包裝銷售的產品。通過農旅結合的方式,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讓村民吃上產業飯,實現增收致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充正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促進傳統農業提檔升級,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angxiaoyi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