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忠縣花橋鎮下轄1個社區和8個村。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花橋鎮被譽為“中華漢族*古寨”的東巖古寨因東西北三面面臨絕崖,南面居高臨下的險要地勢成為受追捧的旅游景點。
此外,地處花橋鎮顯周村的木耳寨、棕寨、千溝寨,也成了旅游觀光的好地方。而“前鄉有江上明珠石寶寨,后鄉有‘陸地明珠’木耳寨”的名句通過口耳相傳,成就了木耳寨的美譽度。
產業發展帶火鄉村游
顯周村是貧困村,地處花橋鎮南部,與拔山、新立、馬灌鎮相鄰,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1075戶3210人。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顯周村經濟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獲評“全國農村人居環境保障基本示范村”。
2015年底,顯周村通過脫貧驗收。為繼續鞏固脫貧成果,該村大力發展中藥材等特色效益農業產業,人均純收入達12123元。
在顯周村,返鄉創業的村民余洪波2014年辭去顯周村村委會干部職務,在木耳寨和附近棕寨閑置的土地上建起占地200余畝百年好合風情園,注冊重慶土肥富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出產百合精粉、百合干片、百合面膜等系列產品,隨著規模不斷擴大,鮮花管理、采摘等工作日益繁重,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今年5月20日開門迎客,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賞。”余洪波介紹,百年好合風情園的寓意吸引了眾多市民。今年6月,百年好合風情園的熟根向日葵陸續開花,不少游客開車來賞花、購買鮮花產品,原本寂靜的山村熱鬧起來。
“今年我們新種了艾草,到時有艾葉、艾絨、艾條等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余洪波說,現在公司正在轉型升級,以后將成為一個集觀光旅游和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農業公司。
2018年,花橋鎮借助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發展,積極探索破解村集體經濟組織“空殼”難題。經過多方考察后在師聯、石鼓、寶勝等3個村積極發展共75.78千瓦的集體光伏產業,爭取到寶勝稻蛙共生,東巖稻鰍、稻蝦共生,天井生態水產養殖,顯周肉兔養殖等4個財政扶貧股權化改革試點項目,為天井等3個村各注入集體經濟組織產業發展啟動資金3萬元。
在增強村民內生動力和注重引導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花橋鎮招商引入大柏肉牛養殖、天井蛋雞養殖等上規模的特色效益農業企業8家,以及15個種養大戶。
規劃先行 鄉村面貌大改觀
“環境改善了,我們生活在這里感到很舒適。”花橋鎮東巖村村民萬世倫感慨地說。
去年以來,花橋鎮人居環境整治有序推進,全鎮面貌提檔提質。
2018年,花橋鎮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創新工作方式,多措并舉,以規劃為龍頭,樹立生態立鎮理念。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完成寶勝、師聯、大柏、東巖、龍坪、石鼓6個村村域現狀分析及規劃指引,完成大柏、東巖、師聯3個村村規劃;加強建房審批與管理工作,實行“三到場”管理制度,做到“建前放樣,建中檢查,建后驗收”,嚴格按規劃要求從緊控制。
“依規建設房屋對你們安全有保障。”由于農民宅基地私有化意識根深蒂固,規劃觀念淡薄,花橋鎮加大宣傳力度,建立違章建筑檔案庫,全年共完成審批建房90件,違規占地0件。
今年以來,為有效推進“生態文明鄉鎮”建設,花橋鎮繼續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全面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以村莊“臟、亂、差”治理、畜禽養殖與居民生活區科學分離、垃圾污水收集處理和村莊陳年垃圾治理為重點,定期對各村(社區)垃圾進行巡查和全面清理,重點對河邊、路邊、房邊及公共廁所進行清理,針對公路沿線、房前屋后等的垃圾特別是陳年垃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徹底清理,積極推行“戶投放、村收集、鎮轉運”的長效管理機制,解決垃圾圍村、圍田、圍路、圍河問題;逐步清除村內公共區域堆放的磚、砂石、柴草等雜物,并對場鎮的破舊過時標語廣告等進行了大清除;清除亂貼亂畫及衛生死角,確保新農村干凈整潔;完成全鎮規模養殖場(戶)糞污資源化利用調查及治理方案的統計。
場鎮人居環境提檔升級工程的實施,拔花路2018年建成,加之農綜土地開發、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整體推進,為寶勝呱呱叫稻蛙共生等特色效益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基礎設施完善 古寨煥發活力
“從事農業勞動的村民越來越少,不少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雖然有東巖古寨這么好的旅游資源,但村里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氣。”東巖村黨支部書記郭萬祥說,2016年之前,交通不便是制約發展的*因素。
交通限制了發展,還阻斷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很多人不知道這里有一個500年歷史的東巖古寨。郭萬祥介紹,東巖古寨作為我國至今發現保存較為完整的漢族古寨之一,已被國家住建部納入傳統村落保護。
為提供更好的旅游條件,花橋鎮以保護古寨為重點,對古寨空間格局與形態、水體形態、水體體系、院落肌理、建筑群體環境、傳統建筑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進行全方位保護。同時修建停車場、人行便道、廣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完善環保排污設施。
建設美麗鄉村,基礎是打造美麗環境,核心是融入文化內涵。2018年,在有序推進美麗鄉村東巖示范點的進程中,花橋鎮因地制宜對寨門城墻、碉樓等3處古建筑、寨內民居進行保護性修復,對學校等現代建筑物進行仿古風貌修復,對寨內生活環境進行綠化、凈化。
花橋鎮還修建了污水處理廠,建成1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硬化村級公路21.7公里,極大地方便廣大群眾生產生活。同時配套旅游公廁和污水處理站,改造原景區公廁,整村推進改廚改廁行動,目前完成60余戶改造任務,對寨外居民點采取外墻風貌處理,公路沿途采取綠化和凈化處理。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發展更加多元,東巖古寨韻味越來越足。”郭萬祥說,東巖村于2018年納入忠縣美麗鄉村示范點項目建設,該村因地制宜,凸顯優勢,打造村容整潔的“外在美”,提升群眾文明素養的“內在美”。現在,村里環境好了,產業發展初見成效,不但來了游客,村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回鄉謀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