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工作日的中午,北京亦莊京東大廈總部的一樓人頭攢動。這里有琳瑯滿目的瓜果蔬菜,有新鮮品優的肉禽蛋奶,參會群眾和午休的京東員工可以通過參加“集章卡”與“蘋果熟了”這兩個小游戲,贏取到這些來自山東省濟南市的綠色農產品。同時,每個展位還設置了二維碼,觀眾掃碼就可直達京東線上商品促銷頁面,即刻體驗濟南風味。這是前不久發生在“甜源先行”濟南先行區特色產業節京東總部路演活動上的一幕。
“甜源先行”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以下簡稱“濟南先行區”)聯合京東集團共同打造的區域農業公用品牌。實際上,自2018年9月濟南先行區與京東共建山東省數字經濟產業園以來,二者已多次合作,通過京東的創新技術賦能傳統農業領域,不斷推動“數字智能+電商平臺+品牌市場”等創新資源與山東濟南農業農村各領域深度融合,從而助力濟南先行區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
多元化合作助農扶貧。
“甜”,寓意果蔬鮮甜和甜美生活;“源”,寓意一切農耕都源于母親河的灌溉。這代表著濟南先行區農產品的新鮮品質和有機天然的本源保障,既奠定了其農業生態和農旅融合繁衍發展的根基,同時也承載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美好未來。
在今年9月7日舉辦的“甜源先行”品牌助農工程啟動儀式上,濟南先行區宣布,圍繞“甜源先行”品牌培育,將聯合京東集團,充分發揮既有的線上線下綜合渠道突出優勢,在華北、華東地區打造3小時鮮甜生活圈,范圍輻射京津冀、魯豫蘇,為在此范圍內的中高端城市消費人群提供鮮美產品、創意農業、節慶活動、科普教育、互動交流等多種產品和服務。
二者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已有時日。京東云濟南基地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2019年,除為濟南先行區打造1個“甜源先行”品牌之外,還構建了1個“數字農業”戰略規劃,搭建1個“科技服務”平臺,樹立1個“智能農場”標桿,打通1個“產品上行”通路,建立1個“農業生態”聯盟,落地1個“省級農業”扶貧館。“實現了太平西瓜、崔寨香瓜、北園藕、駭河蘋果、潤源蜜桃等濟南先行區特色農產品上架京東,助力濟南先行區農業品牌建設和特色產品開發。”這位負責人說。
在當天的活動上,由京東云、濟南市樂農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濟南金達豐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10余家農業科技企業共同發起的先行區農業科技服務聯盟也正式成立。聯盟將為濟南先行區農業企業提供農業托管、技術轉化、科技推廣等服務,同時與濟南先行區內6家扶貧農業項目簽訂了科技服務合作協議。
合作模式不斷創新。
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不管是政策扶持,還是企業創新,*終受惠的還應是農民,而這也是初衷。
2011年底,濟南先行區太平街道開始在徒駭河南岸大堤上種植優質蘋果樹,主要種植富士系列蘋果,種植面積近1000畝。在這其中,太平街道魯家村成立了濟南駭河龍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依托京東云(濟南)智能農業中心,圍繞蘋果產業、石磨面粉產業,逐步開展蘋果種植技術提升、蘋果觸網電商銷售、旅游產品開發等工作。目前,該合作社多次在京東、山東省放心農產品等電商銷售平臺上開展果樹眾籌、蘋果電商銷售與蘋果預售活動,實現銷售額近50萬元,有力帶動了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
而同在太平街道辦事處的沐陽家庭農場也不甘落后。農場共占地200畝,建設有保護地設施瓜菜大棚90個,主要種植西甜瓜、菜椒、西紅柿、茄子等產品,年產瓜菜近80萬公斤,總收入240萬元。
也是從今年開始,京東云(濟南)智能農業中心幫助沐陽農場開啟了智能化發展歷程。在農場內部署溫濕度傳感器、智能殺蟲燈、農產品溯源系統,有效降低人工勞動成本,提高生產管理效率。農場依托京東云(濟南)智能農業中心建設了秋延遲網紋瓜新品種試驗基地,種植過程實現全程數字化管理,種植效果良好,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試驗成功后,將為濟南先行區農業在種植模式創新方面探索出一條新的模式。
政企合作發揮各自比較優勢。
濟南先行區直管區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涵蓋308個村居,鄉村人口約23萬人,現有農業用地面積近40萬畝。直管區內農業生產以糧食、瓜果、蔬菜種植為主,其中,大棚瓜菜種植面積3.5萬余畝,太平街道和孫耿街道分別被命名為“中國優質西瓜*鎮”和“有機食品小鎮”,太平街道的“太平寶”西瓜榮獲山東省*商標。
可以說,濟南先行區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產區,如何深入實施“互聯網+農業”提升工程,如何推動“數字智能+電商平臺+品牌市場”與農業農村各領域深度融合一直是擺在執政者面前的難題。京東云作為京東的技術輸出部門,依托京東集團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等多方面的長期業務實踐和技術積淀,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云計算解決方案。
當技術與農業“邂逅”,當創新與農村“碰撞”,濟南先行區與京東云的合作正是優勢互補。通過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讓企業獲利的同時,也有力帶動了當地農業和經濟的發展。
截至目前,京東在濟南先行區已導入農業科技企業1家,品牌電商企業2家,培育本地農業經營主體2家;啟動了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提供遙感氣象大數據、農業物聯網管控、水肥一體化云監控、產品包裝設計、產品溯源監管等服務;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組建了農業遠程專家咨詢團隊,成立了農業科技服務聯盟;舉辦了兩期鄉村振興大講堂,建立了線上咨詢+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技術支撐體系。
“未來,依托京東云和京東集團的平臺網絡資源,將‘平臺支撐+科技服務+品牌培育’這種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進行推廣復制,打造更多的高品質農產品供應鏈和農業品牌,助力農業農村新舊動能轉換。”京東云濟南基地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