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五、六社看到,新修的房屋已初具規模,一色的房屋外墻整齊排列,白墻青瓦間已透露出濃濃的田園氣息,環境一點不輸城市,讓人舒適感倍增。拆舊房建新房,是改善人居環境之舉,也是產業發展之需,高臺縣把改善村居風貌和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策支持、拆建并舉,大力改善村莊風貌,讓鄉村煥發新顏,農民有了盼頭。“村子生態得到改善,人居環境大有變化,老百姓的生活品質提升,是廣大村民之愿,也是我的心愿。這也是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黨總支書記胡宗仁說。
2019年,該村按照高臺縣“三線四區”整體規劃,計劃率先對五、六社82棟房屋進行整體拆除,重新規劃布局,建設戶均占地面積240㎡,建筑面積88㎡的特色民居88套,建設350㎡的物業管理中心1處。并配套建設文化廣場2000㎡,硬化道路2公里,綠化面積2000㎡,架設路燈60盞,項目計劃總投資1700萬元。該項目于4月下旬開工建設,至目前,88戶房屋、圍墻、物業管理中心主體工程已完工,計劃十月中旬全部交付使用。項目建成后,將對東聯村打造集農家體驗、休閑觀光、果蔬采摘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今年計劃將五、六社80多棟房屋進行整體拆除,重新規劃布局,建設戶均占地面積240平方米的特色民居,配套污水、自來水管網和電網,硬化廣場、道路,并建設物業中心、休閑文化長廊和綠化景觀設施。”巷道鎮東聯村黨總支書記胡宗仁告訴記者。
巷道鎮東聯村距縣城中心3.6公里,全村共有5個社264戶1022人,耕地面積2780畝,人均2.72畝。“以前我們村,道路坑坑洼洼,垃圾肆意堆放,現在,村里道路、水電、污水、房屋以及公共場所都經過了綠化美化亮化,我們一家人很期待入住新房子。”巷道鎮東聯村村民胡吉紅很驕傲地談著村里發生的變化。
近年來,該村以“三變”改革為動力,以特色產業培育為抓手,以村干部創業帶動為引領,以土地細碎化整理和土地流轉為突破,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通過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將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構建了“三鏈”富民新模式,走上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之路。
該村通過“第二次抓鬮”的方式,將原來分散經營的2700多畝耕地調整成以戶為單位連片經營的模式。在連片經營的基礎上,村上先后成立瑞澤養殖、金土地、東聯苗木、東聯農機4個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占全村農戶90%以上,實現全村規?;N植、專業化養殖、特色化服務全覆蓋。先后發展育苗基地260畝,建成占地220畝、投資1.6億元、年產值達4320萬元的3000頭奶牛標準化養殖場。村集體、農戶分別以集體積累、現金形式向公司入股注冊資金270萬元、6800萬元,參股農戶達240戶,占全村總戶數的91%。去年,合作社為農戶分紅480萬元,戶均分紅1.8萬元,集體經濟增收93萬元。
積極探索“土地變股權,農戶當股東,收益靠分紅”的改革途徑,依托金土地專業合作社,推動全村264戶2780畝土地入股,通過“保底+分紅”的模式,去年實現分紅130萬元,并以“六有”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總攬工作全局,不斷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引導黨員和致富帶頭人發揮帶動示范作用,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全村共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51名,結成黨群幫帶對子52對,建成黨群共富產業區5個,參與黨員群眾248戶。村上不斷加大公益事業的投資力度,渠道、通村道路等基礎設施由村集體出資建設。在縣城規劃區范圍內修建仁和家園農民公寓樓6幢204戶,入住農戶占全村總戶數的80%以上。同時,每年為65歲以上老人發放生活補助,為在校大學生發放助學金,村集體支付村民合作醫療金、自來水費,每天免費向全村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半斤鮮牛奶,在重要節假日向全村群眾發放節日福利等。
東聯村黨總支書記胡宗仁:“目前,房屋的修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之后工作的重心要以加快推進鄉村綠化為主,會根據本地自然地理條件,努力凸顯田園風光,突出產業興綠,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促進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讓老百姓過上體面的生活,切實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該村發展的實際行動,為決勝全面小康、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推動高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