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在張家港塘橋鎮金村村一望無際的稻田邊,幾臺大型收割機蓄勢待發。過去耗時一個月的秋收持久戰,現在只需不到一個星期就能全部結束。金村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健說:“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割稻子,一個人*也割不到兩畝地,現在全程機械化,‘懶漢’都能種好田了。”
曾經,秋收時節人倍忙;現在,“上午地里谷,中午袋里糧”已成普遍現象。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農業機械化的強大支撐。
六成耕種收活兒由農機“代勞”。
今年46歲的吳健種了十幾年地,感受*深的就是村里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了。“農忙時能請來干活的基本都是60歲以上的人,每天工資一兩百塊錢還不好請。”為了破解找不到人來種地的難題,2009年,吳健牽頭組建了金村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這幾年,合作社陸續更新添置了100多臺套收割機、插秧機、植保機等各類現代化農機具,服務周邊3萬多畝農田。吳健說:“我們合作社現在從育秧開始,可以實現栽插、翻耕、機收、碾米包裝一條龍服務,現在每年產值500多萬元,種田全靠農機。”
“全程機械化僅僅靠分散經營的小農戶、小農機難以實現。”張家港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江說,為響應農機服務與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的新要求,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張家港在金村農機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模式,嘗試開展了“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的新業態,為周邊農戶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金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我省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的縮影。目前全省各類農機服務組織超1.2萬個,由單一環節作業服務向全程服務拓展,由單純農機作業服務向作業服務與農業生產經營融合發展,農機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超過總量60%,去年全省農機服務經營總收入超300億元,機械化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農業機械化應時代所需而在,因時代發展而興,也為時代作出了積極貢獻。”不久前召開的全省農機化轉型升級現場推進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沈毅表示,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 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
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
近期,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文件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機“兩融兩適”(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促進農業機械化向“兩全兩高”轉型升級。
在我省,轉型升級從未止步。
巴掌大的遙控器操控一臺臂長超11米、重量達1380公斤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機器在田間行走的同時,均勻地噴灑著農藥。這是20日在第三屆中國·江蘇蔬菜種業博覽會上進行的演示。工作人員介紹,以往對于駕駛人員來說,在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沾上農藥,現在加入遙控裝置,保護了駕駛人員的健康。
南京高淳區東壩街道種糧大戶魏清聽說有農機展示,一大早就趕到了位于南京江寧區的博覽會現場。他種了640畝地,機械化程度超80%。“現在勞動力緊缺,糧食生產就靠全程機械來支撐。我們只有4個人,就能把從種植到收割的整個過程全部完成。”魏清說,一臺插秧機*能完成四五十畝地,是人工的20倍,算下來一畝地使用機械比人工能省200多元,640畝就是接近15萬元,一年就能省出一臺機器的錢。
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讓農民點點鼠標就能種好田。在張家港南豐鎮永聯村“天天鮮”蔬菜基地,一條條細長的軟管直通菜畦中間,將有機肥料與清水配兌成的肥液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這是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系統,可以準確控制幾十棟蔬菜大棚的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大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及勞動效率。蔬菜基地還利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環境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智慧云平臺等,讓技術人員通過手機APP就可以遠程監視、控制棚內環境。
農機大省還有不少短板待補齊。農機化可以到什么程度?已知的答案是無人化。
去年6月,我國首輪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項目在國家糧食生產功能示范區興化正式啟動。由江蘇大學和中聯重機聯合研制的無人駕駛聯合收獲機順利完成試驗任務,實現了全程無人值守駕駛及作業。
這是國內目前投入智能農機種類*齊、專業領域*全、作業過程全覆蓋的*創新嘗試。“我們通過雙天線的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作業,同時開發相關的控制協議,針對不同農業機具進行無人化技術的改造和推廣應用,逐步實現整個田間作業過程的無人參與。”項目負責人、江蘇大學教授魏新華介紹。
“機器換人”是農機化的發展方向。然而放眼全省,江蘇農機化發展并不平衡,油菜、大豆、馬鈴薯、棉花耕種收機械化率普遍不超過40%,*的僅為8%,這與江蘇經濟大省、農機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符。此外,農機有效供給不足,“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無好機用”的現象都有存在,一些高效設施農業機械多是小批量、多品種,投資回報率低,企業研發生產積極性不高,不能滿足農民和現代農業生產的要求,而進口機械價格高,難以大面積推廣。加之不少農田和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農藝不標準,制約了作業能力、農業機械化作業規模和作業效率。目前我省農機化離“從有到好”和“從好到強”還有差距。
沈毅表示,要破解新時代我省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難題,加快推動農機化轉型升級是現實選擇。對此,我省正積極引導單一性能農機裝備升級到復合式農機裝備、有人駕駛向無人駕駛智能農機裝備發展,保障我省農機裝備適時更新換代。同時通過農機農藝、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發展,不斷突破農機化技術發展瓶頸,推動農機化技術升級。確保到2025年,全省農機具配套比更加合理,優勢高端農機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實現需求全覆蓋,農機使用效率顯著提升,農機作業條件加快改善并逐步完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