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以生態為根、農藝為本,全面推進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種植,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固守糧食安全底線,2019年糧食種植面積113萬畝、總產36.3萬噸。
強化科技應用。以科技創新引領,促進農業科技縱深發展:推廣玉米抗旱節水栽培技術,玉米窩塘破膜集雨栽培技術,累計推廣70萬畝,增糧2674萬公斤,增加產值5348萬元;實施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制定并推廣玉米、馬鈴薯、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累計推廣13.4萬畝,節本增效2680萬元;成功突破高海拔冬季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沾益區海拔2000米以上種植冬馬鈴薯試驗成功,平均畝產2465公斤,畝均增收1603元。
強化良種推廣。實施糧食作物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提高良種覆蓋率,累計引進試驗新品種112個,示范32個,篩選適宜當地推廣品種18個,重點推廣12個,良種覆蓋率98%以上,比十二五期間提高2%。
強化示范帶動。積極爭取項目,以項目促科技,促發展:實施省部級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示范項目,累計實施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主要糧作物省部級高產創建示范項目51片54.09萬畝,累計實施資金1020萬元,項目區平均增產11.3%,累計增糧3378.6萬公斤;實施國家產業技術體系沾益區示范縣工作。沾益區承擔著國家玉米、國家食用豆、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曲靖綜合試驗站示范縣的工作,為沾益區糧食作物技術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平臺,引進技術研究11項,示范技術5項,專家指導30余次,召開專家巡回觀摩會6次;實施IFAD項目的推廣模塊。2016-2017年完成投資147.49萬元,覆蓋6個鄉(鎮、街道)、17個村37個自然村,項目區推廣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示范樣板及新技術示范7350畝,推廣新品種9個、新技術5項,受益農戶3346戶13456人,項目區比非項目區增加糧食93.49萬公斤,增加產值172.7萬元。
下一步農業農村局將全面調整農業供給側,調優調適糧經比例以及種養結構,推動糧食產業協調發展,不斷提高糧食質量、效益,實現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夯實保障糧食安全的產業基礎,滿足挑剔舌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