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質不優價到優質又優價。
靈武長棗、稻蟹米、煙薯、本地酸奶……通過電商平臺,從今年8月起,銀川精品農業產業協會組織120多家會員企業抱團取暖、組團出海,將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讓優質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
10月31日,記者在寧夏廣銀米業有限公司看到,工人正將稻蟹米、稻魚米等有機大米打包裝箱,發往全國各地。公司負責人趙建文告訴記者,今年從中秋節至今,公司大米通過銀川精品農業產業協會搭建的線上平臺,銷售額達到48萬元。每天的訂單上百條,至今還有1400多箱大米未發貨。線上銷售的價格為1公斤25.6元,單日*售出上千袋,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趙建文坦言,酒香也怕巷子深,前兩年受銷售渠道影響,企業的電商銷售額較為慘淡,優質但賣不上好價。今年,在協會的幫助下,打開了一線、沿海城市的市場。
今年8月,在協會的積極協調下,寧夏銀湖農林牧開發有限公司與寧夏小任果業發展有限公司2家會員企業簽訂了銷售合作協議。在小任果業的各家門店,銀湖公司的精品長棗每公斤售價在15元左右,銷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精品長棗,數量從去年的15萬多公斤增長到20多萬公斤,售價比普通靈武長棗高出了1到2倍。“通過電商、小任果業等平臺賣出的精品長棗占公司總產量一半。”公司負責人郭有告訴記者,初嘗電商平臺的甜頭,讓郭有看到了線上市場的廣闊“錢景”。
近年來,銀川市從供給端發力推進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90%以上,優質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穩定在93萬畝左右,優質蔬菜達62萬畝。
“規模小、包裝簡單、品牌意識不強,是本地不少農企優質無優價的共性問題。”銀川市精品農業產業協會會長張書鋒介紹,根據企業的不同問題,協會將會員資料建立了信息臺賬,有針對性地加大培訓力度,幫助完善品牌培育工作。同時,幫助企業在渠道建設上下功夫,圍繞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這3個中高端消費區域,將銀川區域品牌農產品“組團”推出。協會還將繼續加大產銷對接力度,幫助會員單位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與攜程網深度合作,以農旅結合為契機,開發農產品伴手禮,多渠道為會員嫁接銷售渠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