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青稞產業發展迅速,帶動了青海地方的經濟發展,盤活了青海青稞的潛在優勢,帶動了人民增收創收。青海省未雨綢繆逐步實施打造青稞繁育基地,扶持深加工企業,制定一系列的標準規范,打造青海省的青稞品牌,一系列成就有目共睹。
得天獨厚的青稞環境
家住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克周新村的侯萬禎,家里有幾十畝農田,這幾年都在種植青稞,每年開春時他就會到處打聽購買良種,經過一年的精心照顧,盼望著有個好收成。
“今年家里共收了5000多公斤青稞,收成還算可以,但不是*的。現在我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每年都會有收購公司的人上門收購,既省心又放心。”侯萬禎高興地說。
像侯萬禎這樣種植青稞的農戶在村里還有很多,在克周新村共有200多戶農戶,其中有一大半的農戶都在種植青稞。
近幾年,青稞的價格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而且明顯比其他農作物的價格高,種植戶得到了切身的利益和實惠,所以種植青稞的農戶逐年增加,全省的青稞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在逐年增長。
據統計,近年來,青海省青稞常年播種面積均達100萬畝左右,總產量約16萬噸,占糧食播種面積的26%,總產量的17%,青稞逐步成為青海繼油菜、馬鈴薯、小麥之后的四大作物之一,而且是其中*具特色的一種農作物,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
同時,青海省加大了青稞育種的力度,經過幾年的努力,青稞育種水平達到了全國領先地位,不僅建設了6萬畝的良種繁育基地,從源頭上增強了青稞育種水平,還設立了50萬畝高標準的生產農田,部分良種的單產產量達到了千斤大關。多種因素為青海省青稞高質量、高產量建設目標提供了強勁動力。
優勢明顯的青稞產業
10月31日17時許,在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將生產好的青稞餅干裝入包裝盒內,包裝盒上的綠色食品和零添加的標志十分醒目。“現在像這種以青稞為原材料制成的餅干,很受消費者的青睞,人們對青稞的營養價值和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認知度提高了很多,所以青稞制品的銷量很好。”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壽棟說。
楊壽棟從2012年開始就看好青稞產業,并進入青海從事青稞的加工。他說,青海不僅適宜青稞的生長,而且青海綠色無污染的生態環境更是讓青稞擁有了與生俱來的標簽,這是其他地方的青稞所不能媲美的。
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一開始的初加工到現在的精深加工,從以前單一的餅干制品到現在種類繁多的青稞產品,從之前單一的向外地出售青稞原糧,到現在將青稞精深加工,產出附加值高的高端產品,青稞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不僅能加快青海省的經濟發展,還能將青稞標準留在青海,讓青海引領全國青稞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研制了從青稞中提取的β葡聚糖的飲品,目前生產線已經全部安裝完成,預計一個月后將會產出成品。
今年青海省還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成立了青海青稞產業聯盟,將青稞的種業、種植、加工、研發等一系列的產業鏈連接起來,進一步提升青海省精深加工的能力,同時加大了推廣力度將青海省青稞的特色產品推廣出去。
備受青睞的青稞制品
10月30日,在一家超市的地方特色貨架前,張女士在挑選由青稞為原材料制成的麥片。兩年前,*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青稞營養價值和其所含的豐富微量元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就將家人的早餐換成了青稞麥片,搭配上其他副食,不僅美味還營養豐富。張女士說:“我家里早餐吃青稞麥片已經兩年多,不僅味道好,更重要的是它里面的營養價值和膳食纖維都高,孩子和丈夫都挺愛吃的。”
記者大概數了一下,在貨架上以青稞為原材料制成的各種食品有23種,其中絕大多數的產地是青海本地的。在其他幾家大型綜超,也有種類不同的青海青稞產品,有餅干、糕點、膨化食品、裸青稞和含青稞提取物食品等附加值高的青稞加工商品。
據悉,青海省種植的青稞和青稞制品除供應本省外,還銷往甘肅、西藏、四川等省區,商品率高達83%,加工率達到了60%,這在全國藏區范圍內居于前列。
青海省還是藏區青稞加工轉化率*的省份,目前全省從事青稞加工的企業共有18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6家、*商標3個、青海省*商標9個、“三品一標”認證產品1個。
近年來,借助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扶貧辦將青海青稞產業作為青海省深度扶貧的項目,給青海省深度扶貧帶來了一個啟示,因地制宜找產業,不僅要找特色產業更要找稀缺產業,還要在提高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上做文章,以品牌振興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青稞及附加產品的營銷體系建設,加快推動青稞特色產品銷往國內大市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