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縣域電商與產業振興大會暨中國東港貝類海產產業互聯網峰會在遼寧省東港市舉辦。作為全國*以貝類海產產業互聯網冠名的大會,此次峰會以縣域電商與產業振興融合發展的主題,為東港乃至全國的貝類海產產業鏈升級提供發展思路和參考樣板,同時也為我國現代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數字化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作為萬里海疆*東端的起點,東港擁有中國海岸線*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由蘆葦、湖沼、淡水、海水等組成的10萬多公頃龐大生態系統讓這座港灣城市蘊藏巨大的發展潛力。立足于特色資源稟賦基礎之上,東港將貝類海產養殖產業作為鄉村振興與脫貧助農的關鍵。東港雜色蛤、東港大黃蜆、東港梭子蟹先后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這里也是我國*的海蜇、對蝦生產基地。目前,東港每年盛產海鮮145種,年產優質貝類25萬噸,年產值達24億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貝都”。
為了進一步挖掘東港海產的市場潛力,帶動海產、大米、草莓等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全方位打造“中國貝都”特色品牌,東港市將電商作為破局的關鍵。2019年東港市再次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以電商邏輯推進“農產品上行”和“供應鏈打造”成了東港發展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的重要抓手。
從2015年開始,東港陸續打造了電子商務產業園、東港電商總部基地、青年電商創業園、農村淘寶東港服務中心等多個具有規模效應的產業園區,實現從生產、檢測、加工、存儲、運輸、市場營銷等產業鏈各環節的一條龍運行體系。同時針對冷鏈運輸、質量管控等重點、難點問題,還建成了東港電商保稅倉儲物流基地、東港電商快遞產業園、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等,從根本上提升了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形成了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產業生態。
目前,東港市已經形成了覆蓋市(縣)、鎮、村的三級電商服務網絡,拓寬了貝類海產、草莓、大米等優質農特產品的市場流通渠道,實現了產業結構的整體改善。
為了能夠充分把握示范縣帶來的發展機遇,東港與第三方服務機構中國電子商會智慧三農專委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及其成員單位中國供銷海洋集團、億邦動力、農夫電商等開展密切合作。
中國電子商會智慧三農專委會秘書長王新安介紹,專委會依托電商會員企業資源,直接促成多種形式的落地投資或聯營項目,為地方經濟注入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與此同時,通過專委會多年來在行業內深耕的資源優勢,通過電商節會、互聯網論壇、農產品大集等形式有效切入地方產業,全面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同時將建設電子商務示范縣作為標桿,針對產品種養、加工、包裝,以及營銷策劃、倉儲物流、客服售后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實際情況,為地方政府及電商企業主體提供全方位服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