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青海省海拔3000米上的蔬菜大棚
青海省海拔3000米上的蔬菜大棚
農業(yè)網   時間:2019/11/12 8:59:00  來源:西海都報  閱讀數:444

  黃河從阿尼瑪卿山下流過時,拐了一個大彎,造就了一片淺灘。正是在這片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淺灘上,當地人經過不懈努力,把這里打造成了黃河源頭的菜籃子基地。

  11月8日,天氣晴朗,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鎮(zhèn)暖意融融。巍峨高大的阿尼瓊貢山下,幾只雄鷹展翅高飛,在山崖之間盤旋,柏油路上小汽車不停地出入。山崖下,青綠色的黃河將河谷淺灘一分為二,河南面是拉加小鎮(zhèn)的街市,河北面的拉加寺腳下則是農牧民居住區(qū)。俯瞰四周,*顯眼的還是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

  “拉加鎮(zhèn)地區(qū)風向為西風,氣溫零下3攝氏度至8攝氏度。”大棚外,果洛州氣象部門發(fā)布的天氣預報顯示,這兩天拉加鎮(zhèn)附近氣溫較低,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已經到冬天了,有蔬菜的大棚,一定要做好保暖,沒有種蔬菜的大棚,要把篷布打開,讓太陽和風進去,讓大棚曬曬太陽。”走進7號大棚,負責人于雪山正在給兩個工作人員布置任務。

  于雪山說,現有的13座溫室大棚,年產蔬菜50多噸,在河谷沃土上,這個產量應該還可以再增加。他的計劃是,讓溫室大棚在今冬好好休息,孕育肥力,等過完年重新種菜。

  于雪山有種不服輸的勁頭,他想在果洛腹地的拉加鎮(zhèn)河谷種出更加高產的有機蔬菜。為了實現這個想法,今年4月,于雪山還在溫室大棚外大約半畝的沙土荒地試種了藜麥。7個多月過去了,藜麥長到1米。

  “產量雖少,可至少能證明在海拔3000多米的拉加還有新植物是可以成活的。”于雪山說,過去的4年里,在果洛州、瑪沁縣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蔬菜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先后成功試種了30多種蔬菜,如今,大棚里種植的蔬菜有20余種。

  為什么有這么多種類的蔬菜能在高原腹地的拉加鎮(zhèn)成活?瑪沁縣拉加鎮(zhèn)副鎮(zhèn)長拉毛才讓說,黃河每到一處把大量的泥沙帶往下游,可在拉加,黃河卻把大量的泥沙留了下來。經過數千年的層層淤積,這里形成了一片東西長兩公里的淺灘,將大量的營養(yǎng)土質留在了這里,這些肥沃的土壤就是拉加鎮(zhèn)能種出蔬菜*重要的法寶。

  今年55歲的拉加鎮(zhèn)居民拉瑪才讓說,蔬菜大棚距離他家的距離也就1000多米,每天他只需步行十多分鐘,就能采摘到全果洛地區(qū)*新鮮的蔬菜。自從4年前,鎮(zhèn)里建起蔬菜大棚以來,他和當地居民已經連續(xù)4年享受了這樣的“綠色生活”,素炒上海青、西紅柿炒雞蛋、辣子炒牛肉、蒜蓉油麥菜,當地農牧民吃上了拉加蔬菜大棚里種的新鮮蔬菜。他希望,州上及縣里再想想好辦法,讓更多的居民吃上綠色新鮮蔬菜。

  如今,拉加鎮(zhèn)的蔬菜已源源不斷地運輸至瑪沁縣城以及其他幾個縣,拉加蔬菜已經成為果洛州,乃至黃河上游發(fā)展綠色有機蔬菜的一條成功經驗。于雪山說,拉加河谷內的相對高差達到1400多米,這里聚集了足夠的熱量、濕氣,以及高原稀缺的氧氣,再加上肥沃無污染的河谷淤積土質,拉加蔬菜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優(yōu)勢,拉加正在成為果洛州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黃河源頭地區(qū)重要的菜籃子。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huangxiaoyi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