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旬,鄭越峰承接了京東廣西扶貧館項目。結合廣西農產品的特點,他打算從來賓、河池沃柑等廣西水果入手。“為確保12月我們*活動的效果,我準備了一些網紅資源,包括抖音和淘寶直播頻道等,為今年春節前的年貨節活動提供流量保障。”鄭越峰說。
他告訴記者,目前廣西農產品大多是初級農產品、品控標準不一,因此以生鮮類產品為主要突破口,先上行有量,再逐步推出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他計劃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為當地農產品引入生產技術支持,逐步實現提價、提質、提量。
企業的信心來自政府脫貧攻堅的決心與行動。“我們將繼續舉辦好廣西特產網上行等系列電商品牌活動,加強質量認證、品牌培育等綜合服務,培育農產品網銷單品,擴大貧困地區農產品知名度,力爭2019年培育1000個農產品網銷單品,幫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銷售農產品超過1.5億元。”自治區商務廳電商處負責人表示。
年末將至,位于陽朔西街的“桂字號”旗艦店里,往來游客絡繹不絕,坭興陶、六堡茶、壯錦等廣西特色商品成為游客心儀的伴手禮。這家店的運營商桂林桂物豐公司負責人潘明霞介紹,廣西特產陽朔西街店作為*進駐旅游景點的旗艦店,展銷的都是廣西*、廣西核心品牌企業的產品,集聚的是廣西*具文化特色的產品,總體銷售額持續上升,特別是附加值高的工藝品類商品受到中外游客青睞。
區域性品牌產品的熱銷,加速了地方特色產業的繁榮。預包裝工藝的突破,為廣西米粉行銷國內外奠定了基礎,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帶動了系列配套產業蓬勃發展;六堡茶、凌云茶、茉莉花茶、金花茶等形成了廣西獨具特色的廣西“桂茶”產業,產值達100億元;百色芒果、玉林百香果、桂林金桔等一批產品旺銷全國,品質提升推高了市場價格,其中百色芒果輻射帶動265個貧困村、累計6.8萬貧困戶32.38萬人脫貧增收。
成熟完善的產業體系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專家指出,農產品要賣出好價錢,不管是線上還線下渠道,根本上必須強化市場導向,讓農民跟著市場走,在生產環節就選擇適銷對路的產品,加強標準化管理和品牌建設,注重產銷對接,打通農產品進城全鏈條。
目前,廣西農產品銷售網絡仍不健全,農產品流通渠道仍不通暢。業內人士建議,應大力培養農產品中介組織,培育和支持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建設自有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強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基地等合作,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發展訂單農業。同時,引進和建設電商物聯平臺,加快農產品服務業發展,完善配送物流,解決農產品配送“*前一公里”問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