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濱海新區設施農業面積達3.8萬畝,放心菜基地建成21個。建成高標準農田25萬畝,大宗農產品質量得到提升
濱海新區現有規模畜牧養殖小區已達121個,全區已擁有工廠化養殖及育苗生產企業95家,工廠化養殖規模達118萬平方米,循環水養殖技術和漁業現代化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形成特色鮮明、產業聚集的“三區”“七園”格局,即北部生態種植和現代水產業聚集區、中部都市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聚集區、南部現代畜牧業聚集區,茶淀葡萄種植產業園、漢沽大田蔬菜草莓產業園、大港冬棗產業園、楊家泊鎮水產園、南翼畜牧產業園、保稅區糧油加工產業園、東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
時報訊(記者 張廣艷)日前,濱海新區秋收基本結束。翻開今年新區的秋收成績單,記者注意到,今年秋收面積超20萬畝,種植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民增收渠道拓寬。其中小王莊鎮東灣河村40余畝鮮食玉米獲得大豐收;太平鎮現代畜牧業取得新突破,青飼、苜蓿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北塘街引進水稻良種,推廣稻田蟹套養模式,種植水稻4300畝,畝產預計達1400斤……
自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新區聚焦優勢,補齊短板,推進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打造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生動范例。預計2019年全年,新區農業產值30億元,農業增加值11.8億元。
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壯大
“目前新區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壯大。
按照‘一減三增’思路,到今年累計調減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562萬畝,發展高效經濟作物2.33萬畝、苜蓿等2.98萬畝、林木1.25萬畝。”新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結構調整中,新區堅持農地姓農、農地農用。今年,新區設施農業面積達3.8萬畝,放心菜基地建成21個。建成高標準農田25萬畝,大宗農產品質量得到提升。
在畜牧水產養殖方面,新區整體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據統計,新區現有規模畜牧養殖小區已達121個。水產養殖不斷提質增效,建設放心水產品基地20個,全區已擁有工廠化養殖及育苗企業95家,工廠化養殖規模達118萬平方米,循環水養殖技術和漁業現代化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新區基本形成特色鮮明、產業聚集的“三區”“七園”格局,即北部生態種植和現代水產業聚集區、中部都市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聚集區、南部現代畜牧業聚集區,茶淀葡萄種植產業園、漢沽大田蔬菜草莓產業園、大港冬棗產業園、楊家泊鎮水產園、南翼畜牧產業園、保稅區糧油加工產業園、東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
繼續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
記者了解到,作為全國100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之一,新區按照有關要求, 12個涉農街鎮139個村已全部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同時,新區推動農村產權交易,在中塘鎮、茶淀街等10個街鎮建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街鎮工作站。目前累計完成土地流轉18萬畝。此外,新區還開展土地仲裁,建成濱海新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仲裁體系。下一步,新區將繼續實施產業升級、美麗鄉村創建、富民強村、鄉風文明塑造、社會治理創新、人才科技支撐和農村黨建引領等專項行動。在農民增收方面,新區將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施鄉村就業促進行動,深入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文化能人。打造一批家庭農場等創業載體。在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方面,新區將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