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甘肅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芮嶺村大唐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唐社明和工人正在果園里收拾地里用過的反光膜。“蘋果現在已經全部入庫了,等過一段時間蘋果市場行情好一些了,再把蘋果銷售出去。”唐社明說。
說起規模化種植蘋果樹,今年55歲唐社明目光中流露出堅定的神情。2014年之前,唐社明經營貨運車輛,靠跑運輸賺錢。在跑運輸的過程中,唐社明經常去山東、陜西、山西等地送貨,*偶然的機會,唐社明發現山東等地果園管理先進科學,規模化發展蘋果產業形勢喜人。
“慶陽具有種植蘋果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從此以后,在唐社明心中便埋下了規模化發展蘋果產業的種子。經過多方實地學習探訪,唐社明決定學習喬化樹矮化管理理念,他在自家地里種上了5畝果樹苗作為實驗田。
2014年,唐社明在芮嶺村流轉土地300畝,從山東引進國內優質蘋果新品種,按照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建成短枝喬化密植蘋果示范園,并注冊成立了大唐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化發展蘋果產業。
帶動周邊村民一同致富,唐社明是這樣想的,也是這么干的。合作社在給村民支付土地流轉費用的基礎上,吸收周邊村民在果園務工,每年10月份,合作社*多用工達到50多人,年勞務支出70多萬元,僅今年10月,合作社就支付務工費用9萬多元。
劉玉霞是芮嶺村的*扶貧戶,已經在合作社務工三年多了,現在劉玉霞不僅脫了貧,而且她已經成為果園里的務果能手。“一年下來,我能收入近3萬元,不僅貼補家用,而且還掌握了專業的果業技術。”劉玉霞說。
在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的同時,合作社還帶動肖金鎮建成蘋果示范園11處,栽植蘋果8430畝,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經過5年的發展,目前,果園面積已經達到300畝,通過實施統一規劃放線、統一苗木標準、統一規范栽植、統一培土管理、統一施有機生物施肥的科學管理模式,蘋果品質逐年提高。
“今年果園產量40萬斤,明年我準備給果園安裝防爆網,進一步提高果園的防病抗災能力,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過上小康生活。”對于合作社今后的發展,唐社明信心滿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