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核桃樹下,一群蘆花雞自由自在覓食,一排排蜂箱整齊排列,不遠處的生豬養殖場里,工人正在進行室內裝飾……甘肅慶陽市西峰區后官寨鎮帥堡村新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里正上演著一派生動景象。
“蘆花雞散養在果園里,吃地里的雜草、蟲子,有利于果樹生長,雞糞用來種植金銀花,養蜂不僅能產蜂蜜,還能利用蜜蜂為果樹授粉,提高坐果率……”提起循環農業的好處,合作社負責人王新玉如數家珍。
10多年前,王新玉和大多數農村人一樣,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到城市打拼,他在蘭州、北京的多家飯店打過工,也經營過小飯館。
“在北京開飯館掙了些錢,但由于家中老人年紀大了,而且媳婦患有類風濕,這幾年農村變化大,所以決定回家鄉創業。”2015年,回到村里的王新玉經過調查發現,近幾年城里人都很注重健康,青睞綠色的農副產品,便想到在種養殖上做文章。
王新玉和4位本村村民創辦了慶陽新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家里的幾畝果園和閑置林地,引進2000多只土雞,搞起了林下生態養殖。當年,經過五個多月的飼養,首批土雞順利出欄出欄了,除去成本,收入了七、八萬元。
賺到了養殖*桶金后,王新玉又投資8萬多元搭建豬圈,購買種豬,進行自繁自養,規模*的時候育肥豬存欄量達到600多頭。養殖規模擴大了,每天產生的雞糞、豬糞成了王新玉心頭的煩惱。為了讓這些糞便變廢為寶,產生效益,他栽種了30多畝核桃,還流轉了200多畝地,把糞便作為肥料,種植玉米。
王新玉在飼養禽畜的同時還養起了土蜂,并且逐年擴大養殖規模。蜂箱的數量由*初的20箱增加到80多箱。通過多元化的種養,王新玉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他說:“2015年到2018年,合作社平均每年的銷售收入達到190多萬元。”
今年,王新玉集中流轉土地,打造金銀花種植基地,連片栽種金銀花130畝;從江蘇省引進3500只蘆花雞苗進行林下養殖;流轉馬集、帥堡兩個村280畝土地種植青貯玉米。同時,整合貧困戶財政專項扶持資金、村集體資金,依托正大集團種豬繁育場產業化項目,新建1棟1100頭標準化連體生豬育肥豬舍,一座2000立方米的魚塘。
王新玉介紹說,截至目前,合作社先后吸納270戶貧困戶共入股資金272萬元,村集體入股資金72萬元,2022年之前,合作社將按入股資金8%比例給貧困戶分紅。
談及接下來的打算,王新玉說,“畜-肥-田”的綠色生態循環發展,以生豬育肥、林下養雞、蜜蜂養殖、金銀花種植為一體建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實現貧困戶增收、集體經濟積累、合作社發展“三贏”局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