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吉安菜籃子品牌”,既要有單打獨斗的“游擊隊”,更要有形成規模的“集團軍”。為推動我市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近日,我市《關于實施大品種戰略推進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標志著吉安特色蔬菜“大品種”戰略正式實施。
長期以來,吉安蔬菜產業雖有特色,卻未能形成大品牌,種植規模有限,在市場競爭中未能形成“集團軍作戰”。如何推動吉安蔬菜產業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和品牌效應?意見提出,從2020年至2022年,我市全面啟動實施特色蔬菜“大品種”戰略,重點打造“井岡系列”“吉安系列”“縣域系列”三大系列品牌蔬菜,其中,“井岡系列”包括井岡蘆筍、井岡白蓮、井岡山筍、井岡竹蓀、井岡南瓜;“吉安系列”包括吉安辣椒(永豐辣椒)、吉安菌菇、吉安蘿卜;“縣域系列”包括螺田大蒜、泰和竹篙薯、登龍芋頭。三大系列共含11個蔬菜大品種,打造區域特色鮮明、布局科學合理、加工體系完善、流通網絡暢通、品牌形象突出、運行機制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大品種特色蔬菜新增種植面積6萬畝,總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產量26萬噸,產值18億元。優良品種覆蓋率達*,特色蔬菜生產設施種植率超過50%,蔬菜生產耕整機械化率達*,特色蔬菜商品率超過90%,力爭打造幾個在全省有位置、全國有影響的蔬菜大品種,讓“吉安菜籃子品牌”享譽省內外。
意見還提出,推動特色蔬菜“大品種”戰略實施,主要任務包括推動規模化經營,實現標準化生產,加強品質監管監測,實現品牌化經營,推進蔬菜產品深加工,構建銷售流通體系。其中在特色蔬菜產業品質監管監測方面,將實施產業聯盟準入機制,根據不同蔬菜大品種,在品種選定、種植規程、化肥農藥使用、產品質量等方面制定相應準入要求;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高效植保機械,大力推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技術,切實減少農藥使用量;全面實施無公害蔬菜生產,建立健全蔬菜生產基地產品安全質量監測和質量追溯體系。到2022年,全市大品種蔬菜種植戶、合作社、企業實現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全覆蓋。
為確保特色蔬菜“大品種”戰略順利實施,2020年至2022年,市本級每年將安排2000萬元,作為全市發展大品種特色蔬菜產業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蔬菜基地建設、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物流、冷鏈運輸體系建設,產業聯盟發展及新品種引進、技術培訓推廣等方面,同時加大土地流轉、金融服務的支持力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