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驕陽似火。在海拔650多米的金華武義縣新宅鎮陳弄村,菇農何冠蔚的新一批5000公斤反季香菇迎來采收期。連日來,他與妻子在菇棚里忙個不停。“香菇在淡季上市身價倍增,根本不夠賣!”他說。
何冠蔚的菇棚是廠房式連片大棚,棚頂安了噴灌裝置和排風扇,所用的水是四季常溫的山泉水。正午時分,菇棚內卻只有27℃,氣溫比山下低七八攝氏度。何冠蔚說,太陽落山后,大棚內的溫度可以降到22℃以下,獨有的小氣候使這里一年四季都能產菇。
陳弄村地處海拔千米龍頭眼睛山的半山腰,年降水量1500毫米,且有著適合香菇培育的紫砂土壤。過去在老家王宅種菇的何冠蔚看中這里的自然條件,于2015年承包村中一座32畝的廢棄苗木園,種起反季節香菇,現已年產20萬棒,年收入超過30萬元。像何冠蔚這樣外來扎根的種菇大戶,陳弄村有4戶,每戶年產量都在10萬棒以上。
新宅鎮平均海拔560多米,全域23萬畝山林,森林覆蓋率約84%,全縣香菇產量近三分之二產自這里。新宅鎮副鎮長王建軍介紹,新宅農民種菇20多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大山對他們的*好饋贈。新宅距離麗水松陽等地交通方便,各地香菇交易往來密切,加上逐年積累下來的冷庫、菌棒加工廠等成熟設施,形成了輻射縣域內外的香菇產業集群。據統計,全鎮食用菌種植戶現已達900余戶3200余人,年種養香菇菌棒1450萬袋,產值達1億元。
近年來,新宅鎮依托生態優勢,做大做強香菇產業,去年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包括改善灌溉面積1萬畝、改善除澇面積5000畝等,受益農戶達8285戶。為改變香菇菌棒傳統粗放加工問題,投資300萬元新建5家現代化香菇菌棒生產企業,配備5條自動化生產線、標準滅菌灶、規范化加工廠等,可年產菌棒1000萬袋。
缺技術,農業部門每年上門來指導;需要菌棒,1公里范圍內就有五六家加工點——在菇農高會東看來,新宅不僅好山好水,還有好的利農環境。他所處的新宅村建有20多個香菇冷庫,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可儲存5萬公斤香菇。因設施齊全、位于鎮區,該村成為香菇交易的集聚地之一。高會東的家庭農場擁有13個菇棚15萬根菌棒,每年這時候就有許多經銷商找上門來,“6至10月采高溫菇,12月至來年3月采秋冬菇,4月開始產菌棒,辛苦確實辛苦,但看著日子越來越好,感覺奔頭十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