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體系建設工作,千方百計籌措項目建設資金,形成推進合力,確保建設進度。截至目前,甘肅已建成果蔬保鮮庫4433座,儲藏能力達到533萬噸。
在推進特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體系建設過程中,甘肅立足規避鮮活農產品銷售難題,堅持聚焦貧困地區、聚焦特色產業、聚焦產后損失率大的品種。2018—2019年,甘肅在全省10個市州48個貧困縣的1148個貧困村,新建成果蔬保鮮庫1025座,新購置移動保鮮庫222輛,新增儲藏能力37萬噸,實現了對有需求的貧困村全覆蓋。今年,甘肅在貧困地區新建項目887個,新增儲藏能力43.5萬噸,對未摘帽貧困縣需求實施了全覆蓋,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體系得到了極大改善,不斷改善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條件。目前,甘肅貧困地區果蔬保鮮庫及儲藏能力分別占到全省的89%和78%,特色農產品保鮮保值和議價談判能力有了明顯提升,滯銷風險得到了有效化解,有力促進了農民穩定增收。
甘肅還積極創新運行機制,充分釋放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的利用效能。甘肅堅持在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持續完善帶農惠農機制,提升農產品應急保障能力,確保運得出、供得上。甘肅重點扶持家庭農場、合作社和村一級建產地田頭保鮮庫,方便農戶就近采摘儲存,實現錯峰銷售,使采摘期特色農產品實現均衡批量有序上市,降低和化解由于農產品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市場供需失衡和價格下跌的風險和壓力。目前,甘肅已打造形成了龍頭企業經營、貧困村專業合作社持有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經營三種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運營模式,初步形成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為農機制,合作社的服務功能和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