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防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風險隱患,堵塞監管漏洞,嚴打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日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畜牧獸醫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聯合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源頭治理、主體責任落實、市場監管和行刑銜接等方面出臺了一攬子舉措,全力為山東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保駕護航。
《通知》提出,強化源頭管理,推動主體責任落實。各級各部門健全監管執法隊伍協調機制,建立市縣鄉聯動機制,實行鄉鎮監管隊伍常態化巡查。一經發現線索,執法隊伍及時跟進、嚴肅查處、一查到底,保障農業投入品供給質量。完善科學選藥、合理用藥制度,嚴格落實安全間隔期、休藥期制度,落實生產記錄制度,保障農業生產用藥安全。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壓實主體責任,探索信息化開具模式,提升智慧監管能力。
《通知》要求,強化區域性優勢食用農產品集中上市期監管。以鄉鎮為單位梳理當地農牧漁優勢主導產業,調查統計產品集中上市時間和交易區域,建立重點時段監管名錄。強化縣鄉聯動,在上市時間節點,針對區域內生產主體加強質量安全巡查檢查,指導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開具。加大對集中交易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履行對入場銷售者的管理義務,查驗、留存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或者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對沒有以上相關證明文件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或快速檢測,檢驗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
《通知》明確,強化行刑銜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各級各部門完善監管信息共享制度,及時通報食用農產品抽檢監測、農資打假、巡查檢查等發現的問題信息,加強質量安全風險防范合作。強化檢打聯動,對監督抽檢不合格的食用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要立即啟動執法程序,及時固定證據、追蹤溯源、嚴厲查處;強化信用監管,對造成惡劣影響的重大失信違法行為,依法從嚴懲處,將其列入“黑名單”,依法向社會公開曝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