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瓜州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把產業扶貧專項提升、反饋問題整改清零和掛牌督戰結合起來,推行“一戶一策”“一村一策”“一業一策”,著力補強補齊“三農”短板,切實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
一是意愿結合、科學決策,制定“單戶”扶持標準。深挖內在潛力,發揮獨特優勢,撬動資金,盤活資產,研判“四兩撥千斤”措施,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對有一技之長、信息靈通、擴大產業規模意向的建檔立卡戶,按照“人均5000元、戶均不超過20000元”的標準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支持和獎補。對于貧困戶當年申報實施的產業獎補項目尚未達到“最高獎補”標準的貧困戶,仍可多次申報其它增收產業扶持項目,切實增強脫貧戶增收致富的信心,堅定建檔立卡戶擺脫生產生活困擾的決心。
二是突出主體,抓住關鍵,明確獎補幫帶范圍。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產業強農”的理念不動搖,集結資源要素,明晰股份權益,對于建檔戶、脫貧戶和新建種植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的農戶,制定獎補標準和最高限額,每戶每座給予1200元至9000元的補助,今年落實日光溫室255座、鋼架大棚955座。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調優結構、壯大規模、延伸鏈條、引進新品種、示范新模式,借助省上出臺的“興隴合作貸”政策,為4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出具推薦函,推薦貸款總金額5560萬元,為33家合作社發放貸款4448萬元,持續提升戈壁農業、設施農業、支柱產業的生態循環經濟綜合效益。
三是扶微助強,壓茬推進,跟蹤督辦獎補政策。按照“壓減棉花、穩定枸杞,做強設施、增加蜜瓜,擴大飼草、壯大畜牧”的思路,推動鼓勵發展“小家禽、小庭院、小作坊、小手工、小買賣”的貧困戶,持續完善“生態循環、綠色環保、示范帶動、兜底獎補”的跟蹤督辦整改機制,自始至終按照“五小”產業扶持辦法進行督促落實。精心打造三道溝“福祿花田”、西湖田園綜合體,鼓勵脫貧戶、合作社、涉農企業開辦“農家樂”“生態莊園”“綠色茶園”等文旅項目建設,證照齊全且經營時間達到180天以上的,每戶最高獎補20000元,切實提高了貧困戶增收致富的信心。
四是精準發力,良性互動,強化獎勤罰懶力度。堅持“一戶一策、群眾意愿、見錢見物、真種真養與獎勤罰懶”相結合的“五掛鉤”原則,瞄準靶心,精細施策,深入開展“3+1”沖刺清零后續行動和“5+1”專項提升行動,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對種植優質構樹、有機枸杞、無公害蜜瓜、設施蔬菜和示范推廣新品種等領域給予補貼,在產業規模、產品檢測、“三品一標”認證、科技貢獻率上給與支持,進一步引導龍頭企業、重點園區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示范推廣、田間管理和技能培訓上下功夫。對修建養殖圈舍、肉羊品種改良、基礎母牛(驢)調引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補助,切實激發千家萬戶對 “好中優”“特別特”“錯峰頭”等農產品種養的積極性,持續調優產業結構,促進戈壁農業固本增效和提質增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