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重慶倡導多措并舉穩定糧食生產,自2016年以來全市常年糧食播種面積3000萬畝左右,糧食總產量連續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其中,2019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1075萬噸,水稻面積達982萬畝以上,總產量487萬噸,保障了市民口糧。
據了解,近年來,重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讓種糧者不吃虧,還能有錢賺。首先在財政補貼方面,重慶市加大資金投入,2009年率先在全國實施種糧大戶補貼,對種植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每畝補貼230元;對擁有耕地承包權的農民自2016年起進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全市每年兌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超過21億元,以吸引更多農戶和企業從事糧食種植。
同時,通過優化種植結構、加強科技推廣,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水平。今年來,重慶不斷調減低效糧食作物,大力發展優質稻、糯玉米、鮮食和加工薯類、雜糧雜豆、“雙低”油菜等特色糧油,并在糧食主產區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田宜機化水平,提升農業智慧化水平。2019年,重慶市糧食單產達358.5公斤/畝,進一步穩定了糧油產業。
此外,重慶還嚴守耕地紅線,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開展了化肥農藥減量行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等工作。
近年來,全市化肥農藥使用總量持續下降,2019年化肥使用量91.1萬噸,同比下降2.25%;農藥使用量1.65萬噸,同比下降4.1%,主要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提高到38.65%;綠色防控覆蓋率提高到35.55%,有效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
“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目前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重慶市口糧實現了自給有保障。下一步,我們還將補齊短板,在穩面積、提品質、攻單產等方面下工夫,進一步提高優質稻產量。”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