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浚縣善堂鎮王禮村的花生種植示范方里,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顆顆“金豆豆”飛舞跳動,演繹出一首歡快的豐收交響曲。抓一把飽滿的花生,剝開放進嘴里,村民張鳳云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線。
“俺村種的都是高油酸花生,吃起來口感香甜。聽專家說,常吃這種花生對身體好。眼瞅著今年的花生長勢喜人,又是一個豐收年!”張鳳云對記者說。
一顆不起眼的花生的成長,背后離不開農業科技力量的支撐。2018年年初,省農科院專家組在浚縣善堂鎮調研時發現,這里地處黃河故道,沙質土壤,花生收獲期晴好天氣多、晝夜溫差大,適宜種植優質花生。于是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在這里建立優質高油酸花生示范方。
經過實地考察,河南省農科院在此采用夏直播花生“一選四改”種植新模式。啥叫“一選四改”?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臧秀旺介紹,“一選”就是選用早熟高油酸花生新品種“豫花37號”,“四改”就是改普通旋耕為深耕翻、改平播為寬幅起壟種植、改常規用肥為平衡施肥、改病蟲草害粗放用藥為精準防控。
經測算,由于采用了“一選四改”的新種植模式,今年善堂鎮花生示范方種植密度為每畝20786株,平均每畝鮮果重920.2公斤,折合實際畝產莢果430.2公斤,畝增產6.7%。新型種植模式實現了花生生產的綠色高質高效,并在河南省各地逐步推廣。
張鳳云笑著說,這種花生比一般花生平均每畝能增產100公斤,每畝增收600多元。今年,鎮上還幫助他們簽下了收購訂單,完全不用擔心花生的銷路問題。
眼下,全省花生已經基本收獲完畢。河南省是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省,近年來種植面積穩步增加,面積和總產分別超過全國的1/4和1/3,均居全國首位。今年花生播種面積達到1835萬畝,比上年增加0.3萬畝。花生種植在未來還有多大的潛力?據了解,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不足,需要大量進口以滿足市場需求。在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花生產油率最高,一畝花生的產油量相當于2畝油菜、4畝大豆的產油量。因此,花生種植前景十分廣闊。
未來花生種植趨勢如何?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說,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推廣富含油酸的高油品種是重點。“高油酸花生營養保健價值高,不僅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而且抗氧化、耐儲藏、產品貨架期長。”張新友說,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產品的營養價值也更加重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用高油酸花生良種逐步替代普通品種成為花生種植的趨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