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順義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結合北京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順義區在96家優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順義區制定印發《順義區2020年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順農發〔2020〕12號)》,強化服務、引導。組織各鎮在現有農業生產主體信息庫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生產者底數,核準、補充和更新相關信息,完善北京市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名錄數據庫。截至目前,順義區共摸排、更新、確認農業生產主體8762個。同時,已經分兩批次開展試行工作培訓,做到試行生產主體培訓100%覆蓋。
順義區統一為優級標準化基地配備合格證打印設備及可粘貼式合格證,并安裝“北京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公共服務平臺”系統。生產主體在該平臺注冊登記后,輸入合格證相關信息,即可打印出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同時合格證上自動生成的二維碼也可實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追溯,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生產者的“承諾書”和質量安全的“新名片”。記者在北京順沿特種蔬菜基地包裝車間看到,工作人員戴好口罩、手套有序進行包裝作業,并在每一盒產品上貼上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證上寫有生產者承諾的事項:不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不使用非法添加物;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銷售食用農產品符合農藥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記者拿出手機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即可顯示出種植養殖生產者名稱、產地以及開具日期等相關信息。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主要作用是讓生產主體對自己產出的農產品承諾負責,同時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區農業農村局應急與安全管理科科長王寶豐說,“接下來我們將積極推進分散小農戶的試行工作,各鎮將選取5到10家分散小農戶參與其中。還會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納入鄉村振興年度考核,加強組織保障。”此外,順義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區級行業部門共抽取各類農產品樣本30319個(定量樣本1060個,定性樣本29259個),檢測合格率100%,為綠色、優質、可追溯農產品的供給提供有力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