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南川金龍村成了全國十大最美鄉村
南川金龍村成了全國十大最美鄉村
農業網   時間:2020/11/6 13:29:00  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數:364
古樹婆娑、溪水潺潺、灰瓦白墻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11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走進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這里的一切靜謐安逸。“以前我們上廁所,那叫一個臟……”村民王道純說起以前的情形,再看看如今身邊的環境,有些激動。“你看,現在房屋外面青石白墻,廁所里水箱、蹲便器、洗手臺,啥子都有……”

過去,王道純家是全村的清潔衛生“困難戶”。村支書羅春蘭上門宣傳時,話沒說完就被他打斷:“我活了大半輩子,一直都把垃圾扔在院壩坎下。現在要我改,那不得行。”

以前的金龍村,像王道純這樣抵觸環境整治的村民有不少。近年來,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金龍村開展了系統的環境整治,配套建立垃圾收運、垃圾分類及積分獎補機制,逐漸引導村民改變了觀念和習慣,曾經“臟亂差”的金龍村,如今成了“綠美亮”的全國生態宜居村莊。

黨員干部帶頭干 

攻克治污“深水區” 

王道純居住的地方叫朱家院子,過去,這里是金龍村出了名的“臟亂差”地帶。“大院入口隨意堆放著垃圾,村里沒有清潔工,時間久了垃圾腐爛,散發出惡臭。”

“最惱火的還是村里散養的雞鴨鵝。一到夏季,畜禽糞便到處都是,蒼蠅蚊蟲滿天飛。”

“還有村里污水橫流,遇上下雨天,出門都困難。”

……

說起金龍村以前的居住環境,村民們滔滔不絕。“農村污水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各種污染物混合雨水產生的雨污,一個是生產生活污水。”金龍村支書羅春蘭說,“要治污,得先治陋習。”經濟底子薄、村民觀念差、觀念轉變難。觀念問題是治污“深水區”,羅春蘭對治污癥結心中有數。

2016年10月,羅春蘭上任的第一項硬任務,就是承擔重慶市首批10個人居環境整治試點。時間緊、任務重,羅春蘭連續開了5天會,所有農戶依然沒有動起來。到了第六天,羅春蘭再也坐不住了,召集村社干部挨家挨戶去收拾整理階沿,這一天是“干部在干、群眾在看”。但當村社干部第二天一大早又到社里去時,村民們說:“村里的干部又來了,這回可能是真的,我們還是自己干吧!”

經過一番折騰,金龍村多年積累的垃圾終于被清理一空。與此同時,隨著各種宣傳的深入,不少村民的觀念開始改變,金龍村趁熱打鐵,推行垃圾分類處理。

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村里到處都干凈 

在金龍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放著3個分類回收垃圾桶,村里公共區域也擺放了分類垃圾桶。人居環境整治,光轉變觀念還不行,還應建立完備的垃圾清運體系。金龍村設立了衛生清掃公益崗位,成立13人的清掃保潔隊伍,按“包干道、包院子”劃分責任,按“戶收集—村收運—鎮轉運—區處理”方式,實現垃圾日產日清。村民將垃圾分類投放進垃圾桶,村里對可回收垃圾實行獎勵,易腐垃圾堆肥返田,其他垃圾集中處理。

垃圾要分類,雨污也得處理。金龍村村民朱明壽家院壩前是朱家院子污水處理站,由格柵井、厭氧池和四塊人工濕地構成——污水從各家的管道流進格柵井,格柵攔截住較大懸浮物,污水繼續前進,經過微生物厭氧和人工濕地四級凈化后,農戶生產生活的污水,便會變成潔凈透明的可排放水。

“三格式化糞池、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站的建成,讓朱家院子的污水有治了。”羅春蘭說道。

用垃圾換積分 

環境治理人人參與 

在朱家院子的廣場上,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十分顯眼。貨架上擺放著各種日用品,同時還有各種跟垃圾分類有關的宣傳資料。

為了讓村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金龍村在全市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制。農戶將垃圾分類后,投放至相應垃圾箱。對于可回收垃圾,由村民交收運員登記,積滿1袋記1分,根據累計分數換取肥皂、掃帚、拖把等清掃工具,年終按全年累計分數設一、二、三等獎,給予獎勵。

“村民都使用統一的垃圾袋,積5分就可以換一張券,10分就可以兌換日用品,每天都有人來兌換。”村民朱明壽說,可回收垃圾收集到一定數量后,村里統一運到鎮上的回收站售賣,售賣所得用來購買日用品供村民兌換,形成了資源循環再利用。

與此同時,金龍村還設立了清潔評比制度,以駐村干部全程跟拍的環境衛生檢查情況為依據,評選出“最清潔戶”40戶,帶動周邊群眾養成清潔文明的良好風氣。此外,組建黨員義務督查隊,每周不定期進行督查,及時發現整改清潔衛生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措施,金龍村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改善,實現了房前、屋后一個樣,屋內、屋外一個樣,平時、節日一個樣,居住環境大變樣,呈現出“綠美亮”的良好局面,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生態宜居村莊、全國最美休閑村莊、重慶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重慶市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稱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chenfangju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