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椿香園 農民變股東
秋風蕭天氣轉涼,青島平度古峴鎮一里村東頭的現代化溫室大棚里卻溫暖四溢,一株株香椿芽樹苗正在吮吸著春天般的甘露,爭先恐后地吐出了嫩芽,一片生機盎然。
“目前種了三個棚,一個棚平均產量在1.4萬斤左右,最快12月份就能上市,均價都在三四十一斤。”椿香園田園綜合體運營經理孫少勇介紹,目前園區內香椿園已完成冬暖大棚9座,玻璃溫室大棚1座,栽種香椿苗30萬株。
而就在兩年前,這片地里還種的還只是傳統的糧食、蔬菜,百姓靠天吃飯,收入并不樂觀。引進椿香園田園綜合體項目后,村民先是以土地入股,每畝土地流轉費用1000元/年,比過去土地流轉費用高了近20%。項目一期建成后,一些村民直接應聘進來當員工,在“家門口”上班,香椿上市項目有了收益后,入股的村民還可以繼續分享紅利,農民身兼“地主”、股東、員工三重身份,土地效益和經濟收入明顯提高。
村黨支部書記鐘同欣介紹,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3億余元,占地面積5000畝,規劃有椿香產業園、孝椿康養中心、扶貧產業園等功能板塊,致力于打造集四季紅油香椿、食用菌、葡萄、花椒、芹菜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采摘觀光、醫療康養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
“我們現在不僅賣香椿芽,還有香椿油、香椿茶等十種深加工產品,正在由單一的農業生產轉向‘農旅+文旅’多元融合的方向發展。”鐘同欣說,為了拓寬銷路,一里村結合觀光旅游、采摘、休閑、民俗、名吃為主題,打出“椿宴”“椿游”的招牌,帶動項目和村民收入增長30%。
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近年來,古峴鎮把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鼓勵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形式的高效設施農業,為打破全鎮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加快農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農民持續增收鋪就了“快車道”。
朱村位于古峴鎮駐地東部,食用菌菇種植歷史悠久。但是由于散戶種植較多,沒有形成品牌,因此市場競爭力有限,產量提升空間不大。為探索發展規模化、產業化、高效化的食用菌菇種植,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農戶增產,今年2月份,朱村黨支部書記張忠續聯合4名黨員,注冊“朱村蘑菇”商標,并成立朱村食用菌菇合作社,立足本土種植優勢,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促進土地流轉、解決勞動力就業。目前,朱村已平整土地100多畝,規劃完成大棚建設27個,先期帶動了50余人參與食用菌菇種植,2020年下半年每棚預計產量達6萬斤,農戶每棚人均收入近10萬元。
“我們鎮地處平度市東南,一直以農業為主導產業,因此我們就從‘三農’入手,通過引進產業項目,推動高效農業發展。”古峴鎮黨委書記于杰介紹,2019年以來,古峴鎮先后引進金椒鴻現代花椒科技示范產業園、椿香園田園綜合體、膠平農產等農業產業化項目,以項目帶動產業、以產業推動發展,拉長農業產業鏈,打造了一批產業鏈條全、示范帶動強的現代化鄉村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等產業發展平臺,使得農村產業競爭力日益增強,帶動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為鼓勵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古峴鎮還出臺了促進設施農業大棚發展的扶持政策,組織全體村干部和有意向的村民,先后20余次到壽光市、萊西市,平度市崔家集鎮、仁兆鎮、云山鎮、蓼蘭鎮等地,參觀學習設施大棚發展建設,人員達1500余人。截至目前,全鎮已新建葡萄、櫻桃、草莓、蔬菜等設施大棚89個,待建大棚122個。
產業興旺了,村民錢包鼓了起來,鎮、村集體收入也增加了。今年古峴鎮黨委、政府從提高百姓滿意度入手,以便民、樂民、富民為出發點,合理利用資金改善居民生活和生產環境,全鎮大部分村莊的道路和村容村貌以及居民的庭院環境都有了巨大的改善。“現在我們每個村都通了水泥路,房前屋后有花有草,村里干凈整潔,還有了活動的小廣場,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好。”村民郭清早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