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山海關出發,沿著秦山公路驅車西行,一刻鐘便來到石河鎮鄭莊村村口。鄭莊村新修的柏油路平平整整,沿街農戶門前干凈整潔,一派新農村景象。
2018年以來,山海關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創建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截至目前,全區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10233座,完成污水治理村莊52個,村莊及環村林帶綠化3763畝,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路燈亮化,創建美麗庭院1.2萬個、精品庭院1600個。全區農村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是三年整治行動的收官之年,該區在全面推進村莊清潔的同時,堅持邊清邊改邊完善,探索建立了衛生管理網格制、志愿服務定期制、環境衛生星級制等長效管理機制,開創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局面。
衛生管理網格制
——保潔網覆蓋村莊每個角落
“今兒天氣真好!今年玉米長得好,又能多賣許多錢。”深秋時節的一天,晌午過后,山海關區孟姜鎮上莊村村民何淑娟和鄉鄰坐在村中心小廣場的亭子里聊家常。
青色仿古的涼亭里,長凳環繞,中間還擺放著石桌、石凳,村民圍坐,閑適愜意。涼亭外,寬敞的水泥地面干凈平整,一旁還安裝了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路燈,很難想象兩個月前這里還是農戶私搭亂建的豬圈。
“這塊地兒挨著村路,以前散發的氣味讓人繞著走,如今變成了小廣場,大伙兒都叫好。”何淑娟笑著說,這兩年村里大變樣,拆了違建,鋪了水泥路,栽花植樹,環境好了,村民心里也敞亮了,日子過得別提多舒坦。
走在上莊村的大街小巷,粉刷一新的民房灰白相間,房前屋后的小花壇色彩斑斕,硬化后的街巷路平坦干凈……2018年開始,上莊村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通過村莊清潔、廁所改造、污水治理、硬化綠化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讓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以前,我們村的環境在全鎮排名倒數,如今,我們已經成為全鎮農村環境宜居的‘排頭兵’。”上莊村黨支部書記常國秀說,為了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上莊村按照網格化管理的要求,將全村劃分為6大片區,由6名村支部委員擔任網格長,負責管理片區內的環境衛生,形成了環境衛生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近期,村北進村道路正在施工,網格長苑紅紀每天都要在自己的片區內走上幾圈,發現路面上有遺灑的泥土和石塊,就及時清掃干凈,保持片區衛生。
“以前,村里環境臟亂差,村民隨手扔垃圾、污水潑門外的現象很普遍。這次全面改造提升后,村里處處干凈整潔,大伙都能做到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我們管理起來也很省心。”苑紅紀說,網格化管理形成了一張保潔網,覆蓋了全村的每個角落,確保環境衛生管理無死角。
上莊村網格化管理是山海關區人居環境長效管理的一個縮影。為避免農村臟亂差現象反彈,山海關區重“建”更重“管”,對改造提升后的農村進行精細化管理,在全區范圍內推行衛生管理網格化,將村域內所有街道、坑塘溝渠、進出村道路連接線、公共基礎設施劃分在網格內,按照“一街一長、多戶一長、干部包片、責任到人”原則,實行“街戶片長負責制”,每個村在街道醒目位置統一規范設置“街戶片長制”公示牌,明確管轄街道范圍、街長、戶長姓名、職責、電話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建立縣級領導干部包村制度,包聯縣級領導親臨一線、靠前指揮,現場研究解決問題,推進村莊清潔工作有力開展。
志愿服務定期制
——黨員志愿服務帶動村民參與共建
10月21日,第一關鎮東洼子營村村委會門前,村干部和村民20余人組成志愿服務隊對全村開展定期大掃除。志愿者們分散到村里的大街小巷清理花壇雜草、清掃街道垃圾、擦洗垃圾桶等。
村民楊運福是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每次活動他都參加。談起村里的變化,樸實的他話多了起來,“以前村里衛生狀況差,垃圾亂丟亂倒,看著讓人發愁。最近幾年,村里換了新面貌,拿綠化來說,家家門前都有小花園,一年三季有花開,放眼望去,別提多舒心了。”
為了使改造提升后的農村衛生環境得以長效保持,激發村民共建共享的熱情,2018年東洼子營村組建了以黨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隊,每周至少做一次志愿服務,打掃村內衛生,清理衛生死角,保持村莊整潔。
“目前,志愿服務隊共有20多人,黨員帶動作用明顯,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進來。”東洼子營村黨支部書記鄭立娟介紹說,按照農戶門前“五包”要求,村民負責自家門前區域的衛生、綠化、美化、看護、秩序。志愿者在志愿服務的同時,對村民門前“五包”內容進行檢查,指出不合格的地方讓村民改正,提高村民的自覺意識,逐漸形成了農村環境規范化管理的局面。
為全面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從短期集中攻堅到長效管護機制兩個方面取得成效,山海關區先后印發了《縣級領導包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理辦法(試行)》《農戶門前“五包”責任制管理辦法(試行)》以及《村規民約》范本等系列規章制度,為村莊環境衛生保持在制度上做了細致的安排。
推行網格化管理的同時,山海關區建立了定期開展志愿服務的制度,要求各村根據黨員群眾的實際情況,建立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以及群眾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伍,由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帶頭,定期組織開展村莊清潔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衛生集中清理、門前“五包”檢查等,志愿者服務活動原則上每月不少于2次,并記入黨支部活動手冊。此外,還將志愿者服務活動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使村級志愿者服務活動成為展示黨員先進性的陣地、考驗黨員積極性的考場。
環境衛生星級制
——建立村莊環境監督管理長效機制
夕陽西下,石河鎮古城村在落日的余暉下靜謐祥和。亮黑的柏油路串聯起一戶戶暖色的民居,木籬笆圍起的花園美觀精致、綻放芬芳,粗壯的柿子樹上綴滿了沉甸甸的柿子,一派紅紅火火的喜人景象……走在村路上,仿佛在欣賞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
71歲的村民張寶全正在清掃家門外的街道。村里新修了柏油路,他每天都要巡視幾遍,容不得路上有半點垃圾。在村里,張寶全愛干凈是出了名的,他不僅把自己家打掃得纖塵不染,把左鄰右舍的門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用石頭和花草精心打造微型山水盆景裝點路邊環境。作為“美麗庭院中心戶”,他帶動身邊的村民一起打造美麗庭院,讓整條街巷成為全村的環境示范街。
如今,古城村一戶農家就是一處風景,一處處美麗庭院用“小美”匯成全村的“大美”。今年8月,在全區農村環境星級評比中,古城村獲得了最高榮譽——村委會門口一塊金燦燦的“五星級村莊”牌子是全村人的驕傲,也是村民美麗生活的生動寫照。
“經過不斷地改造提升,村里的環境從內到外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愛護環境的意識也在提升。茶余飯后,村民會自覺打掃院里院外,精心呵護美麗家園。”古城村黨支部書記王勇說。
農村人居環境成果的長效保持,離不開完善的監督機制和日常管理,為此山海關區制定了《村莊環境星級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對全區所有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行星標管理并實施常態化督導考評。根據考評結果,綜合評判各村環境整治水平,分別評定一星至五星等級,并對星標村實行動態管理:年初評定、抽查考核、年末調整。區政府根據督導考評機制和星標村情況安排區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助資金,以此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此外,該區還對落實門前“五包”工作不到位的村進行督導,對向水體傾倒生活垃圾等行為予以曝光批評,引導村民從被動督促變自覺行動。
環境更好了,村莊更美了,村民有了更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坐在家門口的長條凳上,張寶全跟鄰居嘮家常:“可得把身體鍛煉好,多享受幾年這樣的好日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