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優質動物蛋白質的需求量愈來愈大,畜禽生產亦必須相應迅速發展。但由于蛋白質資源相當缺乏,影響畜牧業的發展。因此,目前許多國家將人工飼養昆蟲作為解決蛋白質飼料來源的主攻方向。大麥蟲的開發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為人類提供蛋白,一方面作為蛋白飼利用。 將昆蟲作為飼料歷史悠久,但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此領域的開拓停滯不前,到目前為止,規模不大,所占比例不高,亟待大力發展。當前,深入開展飼用昆蟲資源普查,篩選出一批更理想的蟲種,通過一系列選育工作,使蛋白質含量提高到80%以上;深入進行生理學、生態學等一系列研究,大幅度提高繁殖系數和年飼養代數;改進飼養技術和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工業化程度,改善生產流程,提高提取和深加工工藝以及自動化水平;生產多種多樣,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成本不高,深受歡迎的產品。 昆蟲種類繁多,其生物量可能超過陸地上所有動物的生物量,而且昆蟲具有世代短,繁殖快,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等特點,更為可貴的是許多昆蟲特別是腐食性昆蟲能夠利用人和其他畜禽不能利用的廢物,因而據有關報道估計,在21世紀初,昆蟲將成為僅次于微生物菌體、單細胞生物之后的第三大蛋白質來源。我國作為缺乏蛋白質來源的國家,積極開發利用昆蟲蛋白質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