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在動物學分類為鳥綱、雞形目,俗稱鳳凰,百鳥*。古稱孔爵、孔鳥,是世界上價值極高的珍禽之一。
目前世界已定名的孔雀僅有兩種:印度孔雀(亦稱藍孔雀)、爪哇孔雀(亦稱綠孔雀)。而有些學者將白孔雀也列為另一種孔雀,其實白孔雀是印度孔雀的變異。
孔雀是一種吉祥鳥,它和人類有著歷史淵源,從古到今,孔雀在藝術、傳說、文學和宗教上久負盛名。
在希臘神話中,孔雀象征赫拉女神。
在中國和日本,孔雀被視為優美和才華的體現。
對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來說孔雀是神圣的,它們是神話中“鳳凰”的化身,象征著陰陽結合以及和諧的女性容貌。經常描述如來佛祖騎著開屏的孔雀,正像鳥吞掉小蛇和其他害蟲一樣,佛祖跨著他的仙鳥也給人間消災解難。同時,孔雀的覆羽很早就用作印度教和佛教的裝飾物。
早期基督徒認為孔雀是救世主耶穌復活的象征,經常把它刻畫在地下墓窟的墻壁上和鑲嵌在早期教學的拼花圖案中。同時在他們的服飾上也使用很多孔雀羽毛。
后來,孔雀從羅馬引入法國、英格蘭和其他歐洲國家,在此,它們一直受到美食家們的贊賞,在18世紀中葉的文學作品中,奧里弗戈德史密斯記載了孔雀肉怎樣在特別盛大的場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