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性:為我國稀有的白耳蛋用早熟雞品種。白耳黃雞以 “ 三黃一白 ” 的外貌特征為標準,即黃羽、黃喙、黃腳,白耳,耳葉大,呈銀白色,似白桃花瓣,虹彩金黃色,喙略彎,呈黃色或灰黃色,全身羽毛呈黃色,單冠直立,公母雞的皮膚和脛部呈黃色,無脛羽。初生重平均為 37 克,開產日齡平均為 150 天,年產蛋 180 枚,蛋重為 54 克,蛋殼深褐色,殼厚 0.34 ~ 0.38 毫米,蛋形指數 1.35 ~ 1.38 。
白耳黃雞體型矮小,體重較輕,羽毛緊密,但后軀寬大,屬蛋用型雞種體型。產區群眾以 " 三黃一白 " 為選擇外貌的標準,即黃羽、黃喙、黃腳呈 " 三黃 " ,白耳呈 " 一白 " 。耳葉要求大、呈銀白色、似白桃花瓣。成年公雞體呈船形。單冠直立,冠齒一般為 4 ~ 6 個。肉垂軟、薄而長,冠和肉垂均呈鮮紅色、虹彩金黃色。喙略彎、呈黃色或灰黃色,有時上喙端部呈褐色。頭部羽毛短、呈橘紅色,梳羽深紅色,大鐮羽不發達,黑色呈綠色光澤,小鐮羽橘紅色,其他羽毛呈淺黃色。母雞體呈三角形,結構緊湊。單冠直立,冠齒為 6-7 個,少數母雞性成熟后冠倒伏。肉垂較短,與冠同呈紅色。耳葉白色。眼大有神,虹彩橘紅色。喙黃色,有時喙端褐色。全身羽毛呈黃色。公、母雞的皮膚和脛部呈黃色,無脛羽。初生雛絨羽以黃色為主。
白耳黃雞產區為丘陵地帶,多數是粘性壤土,少數是沙質壤土。該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日照時數多,無霜期長。以江西廣豐縣為例;年平均氣溫為 l7.8℃ 年降水量為 1360mm 。該縣地少人多,且以生產雜糧為主,畜牧業生占的比重較大,飼養豬、雞又是當地農家的主要副業。這些都是促使形成白耳黃雞的因素。
散養蟲草雞生態鏈高效養殖技術,采用人工處理大量廉價的人、畜、禽的糞便養殖蠅蛆和蚯蚓來代替昂貴的商品蛋白飼料。能顯著地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動物的抗病能力,而且解決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生產出來的產品是綠色無公害產品。
散養蟲草雞*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營養價值,它的維生素E的含量是普通雞的8~10倍。因為這種蟲草雞的飼料特殊,而且飼料來源以昆蟲鮮活餌料為主。 通過這種方式飼喂出來的雞或蛋品質好、健康、營養價值高、口味鮮養等優點。